1. 关于“远山黛”的诗词有哪些1,《荷叶杯·绝代佳人难得》唐 韦庄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 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闲掩翠屏金凤,残梦, 罗暮画堂空。 碧天无路信难通, 惆怅旧房栊。 2,《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唐 温庭筠 雨晴夜合玲珑日, 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 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 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 凭栏魂欲消。 3,《清平乐·西池烟草》 宋 晏几道 西池烟草, 恨不寻芳早。 满路落花红不扫, 春色渐随人老。 远山眉黛娇长, 清歌细逐霞觞。 正在十洲残梦, 水心宫殿斜阳。 4,《生查子》宋 晏几道 远山眉黛长, 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 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 说与青楼道。 遍看颍川花, 不似师师好。 5,《鹧鸪天·秀樾横塘十里香》金 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6,《清平乐·西池烟草》 宋 晏几道 西池烟草。恨不寻芳早。满路落花红不扫。春色渐随人老。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觞。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7,《浣溪沙》 宋 李结 花圃萦回曲径通。小亭风卷绣帘重。秋千闲倚画桥东。双蝶舞馀红便旋,交莺啼处绿葱珑。远山眉黛晚来浓。 8,《生查子》 宋 张孝祥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2. 远山眉“春山愁锁泪偷弹”、“盈盈秋水,淡淡春山”这里的“春山”也是女子的眉毛啊。 “眼如单凤,眉似卧蚕”,哈哈,宋江、关羽都是这种“卧蚕眉”。 古诗中一般将美女的眉喻为远山、春山,远山很淡,这是无可怀疑的,春天的山不像夏天的山那么浓郁,因此这些颜色都是淡淡的。 汉代的眉式有八字眉、远山眉、广眉,这些眉样唐代还有,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双眉画作八字低。”《西京杂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西汉卓文君眉如远山,一时成为时尚,称为“远山眉”。汉氏伶玄《赵飞燕外传》载,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 两汉流行广眉,当时民谚有“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的说法。隋朝盛行长峨眉,唐初又流行广眉。 唐诗人张籍《倡女词》:“轻鬓丛梳阔扫眉。”开元、天宝后,长眉再度时髦,又称柳眉。 唐诗人王衍《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在这首诗中春山喻美人的眉峰。 古代女子用黛(青黑色颜料)画眉,故称眉为眉黛。 温庭筠描写女人最多的是眉毛。 就眉毛画出来的形状颜色也有很多讲究,或有个山一样的眉峰(眉黛远山绿、宿妆眉浅粉山横、一双愁黛远山眉、远山眉黛绿),或要细长(髻鬟狼藉黛眉长、频低柳叶眉、欲敛细眉归绣户),颜色也不全是炭黑色的(黛眉山两点、眉黛远山绿、谢娘翠蛾愁不消),颜色深浅也有讲究(妆浅旧眉薄、两蛾愁黛浅、眉浅淡烟如柳、眉黛薄、宫女愁蛾浅)。 可见唐朝人将女子容貌里的眉毛看得是非常重要的,甚至直接就用眉毛来指代女人们了(六宫眉黛惹香愁、翠娥争劝临邛酒、黛眉愁)。 3. 有谁整理有关于眉的诗词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翠眉饶似远山长,寄与此愁颦不尽 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 就写这么多吧。。。 4. 远山眉的介绍远山眉,最早源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远山眉”,也有诗句眉如远山含黛,肤若桃花含笑,发如浮云,眼眸宛若星辰”,形容女子漂亮非凡。远山眉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清秀开朗。而如今,远山眉,成了中国绿茶的杰出代表之作。中国汉中,自古人杰地灵,景色宜人,华阳国志记载,巴蜀之地贡给周王的茶叶是通过今天的褒斜道送到周王室。古代的巴蜀包括了今天的汉中地区。汉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人南迁,谓之南郑,就是今天的汉中,二如今的南郑是汉中的一个县域,与汉中市区隔汉江而望。 5. 描写荷的诗句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