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西瓜的诗句品西瓜咏赞诗----绝品佳作 历代文人墨客咏瓜的名篇诗词,比比皆是,大多隽永清新,吟罢韵味悠长. 如歌颂西瓜长得多的:如“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南宋诗人范成大);梁代诗人沈约在《行园》诗中云:“寒瓜方卧垅,秋菰亦满坡”. 有形容切瓜情景的:“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南宋诗人文信国). 有描绘西瓜美味、功能的:“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南宋诗人方回);“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清代诗人纪晓岚),寥寥数语,道出了西瓜的特有的美味. 有将西瓜比作深潭、冷月、青云的妙句:陆俨山的“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卷陇头云” 等等,真是令人寻味,让人读之雅兴无穷. 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西瓜诗》中道:“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消烟火气,人齿便有冰雪声.”将切西瓜的动作、啖瓜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堪谓炉火纯青. 元代诗人方回,在他的《秋熟》诗中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诗句.这两句诗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把西瓜汁多性凉、可供人们消暑解渴以及瓜皮色泽青翠的特点描写得十分生动.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食西瓜》:“缕缕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清代徐锦华的《咏西瓜诗》:“水晶球带轻烟绿,翡翠笼含冷焰红”、爱国诗人丘逢甲的咏西瓜诗:“蕴雪令冰心齿凉,两团绿玉许分尝.”让人读后馋涎欲滴.古诗:“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胜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对西瓜的食用功效赞不绝口. 明代翟佑的《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唏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酝浆.”该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青门绿玉房”喻西瓜的外形、色泽,以“猩血”喻瓜瓤,以“唏日三危露”、“流霞九酝浆”喻西瓜的汁液,诗中“沁”、“泻”等动词的运用亦极为生动传神. 清初词人陈维崧有一首《洞仙歌·西瓜》词称得上是古代咏西瓜诗词中的精品:“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读后令人油然产生馋涎欲滴之感.此外,清末诗人张朝墉在一首诗中咏及西瓜时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暇菜亭前堪饱食,西瓜斗大藕如船”,和以前诗人咏西瓜多用比喻不同,颇具特色 2. 有没有描写瓜藤的诗句啊我们学校有一个小小的真趣园。 真趣园虽然小,但她很美。真趣园里有一个小亭子,每当下课或放学,同学们都一窝蜂地“飞”来了。有的跳牛皮筋,有的写作业,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春天的真趣园,桃花开了,粉红粉红的,如同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偷偷地看着外面的世界。小鱼儿在小池塘里欢乐地嬉戏。小朋友们在花的海洋里玩耍。 夏天的真趣园,天气闷热,洁白无瑕的荷花开放了,中间的花蕊金黄金黄的,散发出阵阵芳香,勤劳的小蜜蜂飞来采蜜了。小鱼儿在荷叶中来回穿梭,如同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捉迷藏。 3. 描写“采摘”的诗句有哪些1.叹庭前甘菊花(杜甫)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 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2.(杜甫) 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 老病忌拘束,应接丧精神。江村意自放,林木心所欣。 秋耕属地湿,山雨近甚匀。冬菁饭之半,牛力晚来新。 深耕种数亩,未甚后四邻。嘉蔬既不一,名数颇具陈。 荆巫非苦寒,采撷接青春。飞来两白鹤,暮啄泥中芹。 雄者左翮垂,损伤已露筋。一步再流血,尚经矰缴勤。 三步六号叫,志屈悲哀频。鸾皇不相待,侧颈诉高旻。 杖藜俯沙渚,为汝鼻酸辛。 3.比作陈下瓜麴酿成奇绝属病疡不敢取醉小啜而 (陆游) 翠蔓扶疏采撷忙,麴生系出古淮阳。 蹋成明月团团白,酿作新鹅淡淡黄。 醅瓮秋凄惊凛冽,糟床夜注爱淋浪西斋幽事新成谱,首为高人著此方。 4.春荠(陆游) 食案何萧然,春荠花若雪;从今日老硬,何以供采撷?山翁垂八十,忍贫心似铁,那须万钱箸,养此三寸舌?软炊香粳饭,幸免烦祝噎。 一瓢亦已泰,陋巷时小啜。 5.食荠十韵(陆游) 舍东种早韭,生计似庾郎;舍西种小果,戏学蚕丛乡。 惟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 采撷无阙日,烹饪有秘方,侯火地炉暖,加糁沙钵香。 尚嫌杂笋蕨,而况污膏粱。 炊粳及煮饼,得此生辉光。 吾馋实易足,扪腹喜欲狂,一扫万钱食,终老稽山旁。 6.戏咏园中春草(陆游) 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 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 7.晓出湖边摘野蔬(陆游) 浩歌振履出茅堂,翠蔓丹芽采撷忙。 且胜堆盘供苜蓿,未言满斛进槟榔。 行迎风露衣巾爽,净洗膻荤匕箸香。 著句夸张君勿笑,故人方厌太官羊。 4. 藤连瓜表达母子感情的诗句《摘瓜辞》 (唐)李贤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四摘抱蔓归。 这首诗也叫《黄台瓜辞》,出自武则天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的手笔。这首诗初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以写瓜为名抒发个人的情怀而已。寓意简单明了,读起来却感觉很别扭的意思,从四次摘瓜,到最后没有可摘的了,只好抱蔓归。这第一句: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李贤是想起了武则天残杀李唐宗室,不知道有多少李家的兄弟,含冤离别而去,他们只是因为姓李,是长在同一个蔓上的瓜。第二句: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李贤是想起了死去的哥哥李弘,在太子的位子上显然是好瓜,虽然风光,但是被母亲杀害了。而这次呢,自己也难逃厄运,回头看看,就剩弟弟李显和李旦了,瓜是稀不多了。第三句:三摘犹自可,四摘抱蔓归。突然间,李贤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如果三摘李显犹自可,还有瓜有希望,可是四摘李旦呢,那岂不是抱蔓归吗,连蔓都被抱走了,李家不知道还有什么希望啊。 人世间最难割舍的就是亲情了,母子连心,作为儿子的心是痛的!然而作为母亲的心更痛!武则天自然明白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了,她举哀于显福门,追封李贤为雍王,实际上就是内心愧疚啊!然而她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隐藏了自己的悲伤,割舍了亲情,在走向帝王的血腥之路上,她已经不能回头,只要是绊脚石,就必须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