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不孝顺父母的诗句 七个字的 或者十一个字的都可以 谢谢关于描写“孝顺父母”的,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有关的古诗词名篇名言名句之一如下供参考:孝文/李者也天地沧桑有大道,人间百善先为孝。 父母以其沧桑颜,换我今日面与貌。幼时爷娘我之依,老时我是其之靠。 寸心欲报三春晖,当在晚晴夕之照。【注】董永公园,位于孝感市孝南区。 董永,西汉人,家境贫寒,幼年丧母,与父相依为命。父去世后,又契身葬父,是《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主角。 传说因其孝心感动天地,七仙女下凡与其结为夫妻,孝感市因此得名。关于董永是哪里人,还有其他版本,如千乘人(今山东省博兴县)等说法。 2. 名言人在异乡无法尽孝道的名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百善孝为先。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 3. 形容孝顺的诗句【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4. 形容不孝顺的句子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红楼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隔窗望儿喂孙儿, 想起当年我喂儿 我喂儿来儿饿我, 当心你儿饿我儿。 诗歌背景: 从前,有位姓宋的私塾先生,为人厚道,很受人们尊敬,不幸的是,儿子尚幼时便丧妻,因家境贫寒,又怕儿子受继母的气,未能续弦。他含辛茹苦的将儿子抚养成人。儿子结婚后,却听信媳妇的谗言,致使老人衣不暖体,食难饱腹,还恶语伤人,备受虐待。邻居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十分同情宋先生。 有一天清晨,宋先生隔窗看小俩口高兴的给孙儿喂饭。他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回屋里便提笔写了一首小诗贴在大门外的墙上 5. 形容尽孝的古诗词有哪些1、《导引·吾皇尽孝》 年代: 宋 作者: 楼钥 吾皇尽孝,宗庙务崇尊。巨典备弥文。巍巍东向开基主,七世祔神孙。追思九闰整乾坤。环宇慕洪恩。从今密迩高宗室,千载事如存。 2、《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3、《事君尽忠行》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 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 臣子固贞亮,君父或颛蒙。 乃知守忠孝,亦系於遭逢。 比干忠以戮,申生孝而终。 忠戮得称仁,孝终宜曰恭。 古今每如此,片言安可穷。 炳然垂竹帛,于以开盲聋。 所遭虽若彼,力行诚在躬。 於焉二本立,足为百行宗。 忠孝苟纯至,闻望当昭融。 此理亘万世,来者能无从。 4、《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 年代: 宋 作者: 吴芾 我不望汝,勋业济时。 纵得入侍,朝夕论思。 欲供子职,何如在兹。 人能尽孝,忠岂远而。 5、《悼李公奇(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兰江濋公 万里关山双虎节,十年寒暑一纶巾。 忧民忧国又忧主,尽孝尽忠还尽身。 厚地血凝为琥珀,高天魂聚作星辰。 功成但在凌烟阁,如此两全能几人。 6. 关于尽孝的古诗句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7. 形容“孝顺”的诗句有哪些1.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译文:十五岁的未冠少年,侍奉在慈母身旁。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 白头老母遮门啼, 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谁氏子》 译文:白发的老母亲倚在门旁啼哭,扯断了袖衫都挽留不住。 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译文: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5.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唐·李白《豫章行》 译文: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人心愁烦。 6.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唐·白居易《慈乌夜啼》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7.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唐·李商隐《送母回乡》 译文:无法报答母亲的爱,人生还有什么追求呢? 8.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唐·白居易《母别子》 译文: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9.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10.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清·黄景仁《别老母》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