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冰川”的诗句有哪些1、《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唐 卢照邻 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2、《张先生》 宋 苏轼 孰视空堂竟不言,故应知我未天全。 肯来傅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 脱屣不妨眠粪屋,流澌争看浴冰川。 士廉岂识桃椎妙,妄意称量未必然。 3、《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 陆机 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 往问阴山候。劲虏在燕然。 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 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 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 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 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 师克薄赏行。军没微躯捐。 将遵甘陈迹。收功单于旃。 振旅劳归士。受爵藁街传。 4、《张先生(并叙)》 宋 苏轼 先生不知其名,黄州故县人,本姓卢,为张氏所养。阳狂垢污,寒暑不能侵,常独行市中,夜或不知其所止。往来者欲见之,多不能致,余试使人召之,欣然而来。既至,立而不言,与之言不应,使之坐不可,但俯仰熟视传舍堂中,久之而去。夫孰非传舍者,是中竟何有乎?然余以有思惟心追蹑其意,盖未得也。熟视空堂竟不言,故应知我未天全。肯来传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脱屣不妨眠粪屋,流澌争看浴冰川。士廉岂识桃椎妙,妄意称量未必然。 5、《点绛唇·玉剑冰弹》 当代 梁羽生 玉剑冰弹,端的是奇缘奇遇。雪莲鸳谱,冷香飞入诗句。纵有珠峰,难隔刘郎路。云深处,愿同偕隐,营屋冰川住。 2. 描写冰川的诗句冰川上的冰下河道融蚀冰川,产生巨大的洞穴或隧道,洞穴顶部塌陷,便形成较深较大的长条形湖泊。 一种是冰川低陷处积水,在夏季产生强烈的融蚀作用而形成的。另外,冰川周围嶙峋的角峰,经常不断地崩落下岩屑碎块。 如果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引起差别消融,就能生长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冰杯形成速度很快,在冰面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积水潭,在夏天消融期间,冰面积水温度较高,有时竟达到5℃。 因此积水的融蚀作用强烈,能把蜂窝状的冰杯逐渐融合一起,形成宽浅的冰面湖泊。冰面湖给冰川景色增添了更为绚丽多彩的风光。 夏天,每当朝日初升或夕阳西下的时候,碧瓤瓤的湖面上霞光万道,灿烂夺目。 3. 赞美“冰川”的诗句有哪些1、《晚渡滹沱敬赠魏大》年代: 唐 作者: 卢照邻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2、《张先生(并叙)》年代: 宋 作者: 苏轼先生不知其名,黄州故县人,本姓卢,为张氏所养。 阳狂垢污,寒暑不能侵,常独行市中,夜或不知其所止。往来者欲见之,多不能致,余试使人召之,欣然而来。 既至,立而不言,与之言不应,使之坐不可,但俯仰熟视传舍堂中,久之而去。夫孰非传舍者,是中竟何有乎?然余以有思惟心追蹑其意,盖未得也。 熟视空堂竟不言,故应知我未天全。肯来传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 脱屣不妨眠粪屋,流澌争看浴冰川。士廉岂识桃椎妙,妄意称量未必然。 3、《点绛唇·玉剑冰弹》年代: 当代 作者: 梁羽生玉剑冰弹,端的是奇缘奇遇。雪莲鸳谱,冷香飞入诗句。 纵有珠峰,难隔刘郎路。云深处,愿同偕隐,营屋冰川住。 4、《饮马长城窟行》年代: 魏晋 作者: 陆机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 往问阴山候。劲虏在燕然。 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 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 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 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 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 师克薄赏行。军没微躯捐。 将遵甘陈迹。收功单于旃。 振旅劳归士。受爵藁街传。 5、《张先生》年代: 宋 作者: 苏轼孰视空堂竟不言,故应知我未天全。肯来傅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 脱屣不妨眠粪屋,流澌争看浴冰川。士廉岂识桃椎妙,妄意称量未必然。 4. 关于描写冰川,贡嘎山的诗歌毕竟从唐朝开始就和吐蕃(西藏)建立了姻亲之好。 单就风景本身来说诸如《泰山吟、《归嵩山作.谢灵运》,还要请唐天子“册命”、贡嘎山冰川侧的对比(渣技术勿喷)、《咏南岳衡山,顶多也只是远远围观了下“窗含西岭千秋雪”.刘禹锡》.李白》,至少说风格完全不一样、《华山歌。 如果诗词中对高原雪山的描写偏少.王维》等,藏区高原雪山要比中原诸岳壮丽得多。 但如居住在锦官城的杜甫同志,新赞普即位。如下面华山,像川西地区的藏区和成都比邻而居。 两地区人民肯定存在交流。追求遍历名山大川的文人墨客似乎从未 涉足过雄浑的雪山高原,是可以合理解释的——毕竟诗人们主要生活在中原地区。 但题主(相信包括大部分知友)从未听说过有关高原雪山的诗词。另外,亦有诸多名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