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彻底醒悟的成语成语 解释 晨钟暮鼓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大彻大悟 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大梦初醒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当头棒喝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发人深省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翻然悔悟 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暮鼓晨钟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如醉方醒 方:刚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至死不悟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大澈大悟 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金篦刮目 比喻翻然醒悟。 临崖勒马 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大梦方醒 〖解释〗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如醉初醒 〖解释〗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2. 形容彻底醒悟的成语有哪些1、恍然大悟 [拼音]:huǎng rán dà wù [释义]: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薛)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2、大彻大悟 [拼音]:dà chè dà wù [释义]: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出处]:元·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莘》:“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3、如梦初醒 [拼音]:rú mèng chū xǐng [释义]: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4、茅塞顿开 [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释义]: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 5、醍醐灌顶 [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 [释义]: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3. 形容顿悟的诗词《西江月·顿悟轮回入道》 年代: 元 作者: 谭处端 顿悟轮回入道,时中锻炼绵绵。存存损损恁专专。要免将来流转。火灭莲开五叶,烟消玉结三田。欲超无上离人天。了取空虚古殿。 满庭芳·顿悟玄机》 年代: 元 作者: 高道宽 顿悟玄机,渐离尘境,双忘顿渐无为。修真大道,了见本希夷。戒律精持道德,做神仙、方外先知。凭心地,三千功满,八百行无亏。诸公休生退,勤劳谨务,慈俭明白,先人后己,忍让慈悲。割断俗缘最上,遇玄门、加志无移。神明佑,超拨七祖,同赴彩云归 《百字令 释宗》 年代: 元 作者: 王* 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 《颂证道歌·证道歌》 年代: 宋 作者: 释印肃 多劫曾为忍辱仙,未曾顿悟此心源。 遭人活剥如斯苦,学者当同救脑然。 4. 表示醒悟的句子1.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3.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4.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谢觉哉 5. 凉风把枫叶吹红,冷言让强者成熟。 6.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7. 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8. 一个人应当一次只想一件东西,并持之以恒,这样便有希望得到它。但是我却什么都想,结果是什么也抓不着。每次我都发现,当一个所追求的东西唾手可得时,我正在追求别的东西。太晚了。——安德鲁•加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