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描写秋天的悲凉的诗句啊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形容秋天凄凉的诗句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里面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声断谯门。秦观的 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忘了是谁的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的 3. 描写秋的凄凉的诗句与散文描写秋天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描写秋天的散文 读懂秋天 吝啬的秋天,一年只光临人间一次,它浓缩了多少哲理,像一本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的书,让人们阅读,年复一年…… 瑟瑟的秋风是这本书的封面,一阵风赶跑了夏的炎热,送来了秋天的清凉,人们就开始品味着秋天,品味着秋天的味道。 秋风是严肃的,无情地将摇摇欲坠的叶子吹落,剥去了娇弱树干的伪装,青松翠竹方显出英雄本色,任何虚伪在秋风中暴露无遗。秋风是不解人意的,总爱用“沙沙……”的伴奏吹出人们心中的忧伤,吹落人们眼中的凄凉。 难怪总有人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吹不透的秋风,吹不透的忧愁。 悠悠的秋水是这本书的序言,“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夏来流过秋。秋水满载了春的芬芳,夏的热烈,又赋予了秋的神秘,它流淌着一个季节的情愫,一个季节的精华,沐浴在秋风中,体味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能没有超尘脱俗之快感?望不穿的秋水,望不穿的沉醉。 朗朗的秋月是这本书的彩页,“明月几时有”,待到中秋月圆,洒不尽的银辉笼罩着人间,抹不去的相思布满了心田。秋月一轮,映出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映出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安慰,照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读不尽的秋月,读不尽的思念。 萧萧的秋叶是这本书的结语,从依附到颤动,从飘摇到旋转,从沉默到安宁,从有形到无言,这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秋叶绽放美丽的过程。 它的结局不是死亡,而是重生,它溶化为泥土,庇护了它前世的家;它升腾为空气,亲吻着它来生的嫩芽。一段生命的回归,没有埋怨,只有奉献;一种生命的轮回,没有悲哀,只有笑颜。 数不清的秋叶,数不清的祝愿。 秋天,有时冷酷无情,拿出秋风扫落叶的魄力;有时又脉脉含情,像《秋日私语》所诠释的那样温柔清新。 秋天,既有令人失落惆怅的叶子凋零,又有叫人精神振奋的菊花盛开。秋天,勾起游子无限的思乡哀愁,又回报了辛勤农夫以丰收的喜悦…… 秋天,读不尽,读不厌,更读不懂。 然而读不懂的又岂止是秋天,还有那读秋的人…… 秋天的雨(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古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秃噗秃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测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4. 描写秋天凄凉的诗句词秋天是含蓄蕴藉的。她饱历了春的繁盛、夏的热情,不再追逐浮华与赞誉,而是静静地、悄悄地融入一片淡淡的秋光之中。 愿生命也是这样,没有太多烂漫的春花,没有太多喧闹的浮躁,只有一片安静纯净的秋色,只有生命的成熟和深沉,只有像一片红枫那样热切真挚的秋之梦。 一个季节的来临,注定着另一个季节的离去 一个季节的到来代替了另一个季节的存在 看着太阳的热情渐渐淡去,听着风儿的脚步轻轻走来。闻着雨后初秋的味道,怀念着依然徘徊在身边的夏…… 雨飘过,你看到秋天的颜色了吗? 风刮过,你闻到秋天的味道了吗? 茫茫人海,我们相聚又分离,相聚总是太短,别离却太长 一生要走多少路程,要走多远,四季的轮回中终点又回到起点。 秋的花朵在这个夜里默默的等待,它们生命已尽凋零,却仍然散发着幽香。 热闹的城市现已归于平静,点点灯光照着这平静的城市,更显夜的孤独,难望那相守之时。 仰望天空,再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瑰丽。 秋雨中的思念 在秋雨中想一个人 好像想起久远的故事 那时我在河边行走 水中的波纹 带走我不安的睡眠 泪水化作琥珀的誓言 忧伤中上路 却没有尽头 你能找到原初的云朵 在秋雨中思念一个人 主宰我未来的幸福 一滴雨一首诗 安妥我来世的春天 我要匆匆返乡 收拣所有的瞬间 和爱与悲欢 亲爱的你 是否给我一片天空 让歌声环绕 你所有的梦幻 以上是描写秋意的句子或者短诗,下面荐几首古诗词~~~^_^ 孟浩然【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刘禹锡【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5. 描写秋天的收获的诗句《早春》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草 1.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帮你写了了很多!不够在找!采纳哟! 6. 需要关于秋天时(收获与哀愁)的诗词秋雨,诗书。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我于无意中推开窗子,缠绵的秋雨飘落,仿佛从缱绻哀婉的诗歌里飘散出来,带着清新的凉气。 这样的时刻,我的心思一半是秋雨,一半是古诗,准确地说是古人诗词里的意韵,秋的哀婉,落寞,寂寥和希望。尽管这是我不完全喜欢的,诗词里的意韵就是古人的心绪,古人关于秋天的诗词大都是“悲凉”的,在我的内心深处,除了这淡淡的哀愁,更多的是对秋的赏望和畅想。 落霞孤鹭,秋水长天,轻烟落日,老树寒鸦,秋气堪悲。 秋天在古人眼中多是悲凉的,充满了失意,离别,愁苦,相思。 我的思绪自然沉浸在这远古的悲凉之中了,况且恰好有一场赶巧的秋雨作背景。平静而沉实的生活中,偶感古人的悲凉并且同悲一场,或许将会对这秋天的意韵体味的更加深刻一些。 确切地说,我是喜欢秋天的,喜欢香山红叶表述的秋韵;喜欢累累硕果表现的秋熟,喜欢梧桐夜雨表现的清愁,喜欢蟋蟀吟唱表述的秋味。掩卷沉思,所谓“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我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清愁。探询,它们到底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清愁里的秋雨应该是李商隐诗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此时此刻,仰头望天,雨意已浓,一片迷蒙。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这样看来,晚唐的那雨声,便也一直滴到今天,滴在我们的心上了。 好一个以荷写愁!古人以荷写秋写愁的不在少数,似乎是一种偏好,或许秋荷提供了恰巧的场景?南朝的诗人萧悫的《秋思》中写道“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唐朝的来鹄有诗“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而南唐的李璟的诗描述为“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唐朝窦巩则写道“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杨万里、秦观等也都写过秋荷的诗,惟独元朝诗人萨都刺的诗“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愁多”。同李商隐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直白了些。 梧桐,在古典诗词中,从来就是表现愁情的物象,“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朝张炎的清秋表述在秋桐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陆甫之《清平乐》)等等,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秋天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 荷叶也好,梧桐也罢,只是描写秋天的道具,多用来表现诗人愁闷的境地。说到最深切的愁苦,莫过于在这悲凉的清秋里想起亡国之恨,囚身之苦了,这让我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和他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两句描景,写后主所处的凄凉环境。 他登上西楼,举头见新月如钩,钩起一串旧恨新愁;低头看桐荫深锁,锁住了满院清秋。凄凉的景物中,蕴含着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 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何况是由君主沦为囚徒的李后主呢?他愁恨满怀,凄寒孤寂的形象跃然纸上,呈现眼前。 这种哀愁不是我所喜欢的,我想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心绪应该是向上的,积极的。 相对于清愁和阴霾,我更喜欢主题和思想积极,心境阳光的诗篇。宋杨万里有诗(《秋凉晚步》)云: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菏叶犹开最小钱。 同样写秋景,同样写荷塘,却是不同的心境。 古人的清秋是多彩的,写满了人生的孤寂与哀愁,同时也写满了秋天的诗意和美好。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 翻阅**诗词,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英雄的气概和胸襟较为吻合,好一幅“湘江秋色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我喜欢这样的诗,它让我从哀愁的唐诗宋词中挣脱出来,享受这份美好、大气和自由。 这个清秋的雨天,淅沥的雨声渐淡渐远了,哀愁远了。我在诗词的渡轮上完成了一次思想的游移,恬淡、闲适,清清凉凉的,搀杂着这么一缕缕雨丝儿,湿漉漉的,润着我的心田,我便融化在里面了。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