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诗句

1.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什么诗

出自——宋·姚宽《西溪丛语》。

原文: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数年后,叟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道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译文: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

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饶人处且饶指要宽容、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还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扩展资料:

姚宽,字令威,号西溪。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宣和3年随父迁居诸暨,其子姚侃、姚仅为诸暨市浬浦镇陶姚村姚氏迁入祖。宋代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著名词人。

姚宽聪慧异常,博闻强记,精于天文推算。其尤工词章,篆隶及工技之事。后来姚宽以荫补官。吕颐浩,李光帅江东的时候,都招姚宽致幕府中。奸臣秦桧执政后,因旧时的怨恨而拒绝任用姚宽。之后姚宽经贺允中、徐林、张孝祥等人堆荐,任尚书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

姚宽曾集古今用弩事实及造弩技术,编写《弩守书》献与朝廷。其另着有《西溪集》、《史记注》、《战国策补注》(剡川姚氏本《战国策》行於世,日本早稻田大学有藏本,清嘉庆读未见书斋有刻本)、《西溪丛语》等。姚宽留词仅五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姚宽

2.得饶人处且饶人全句是什么

得饶人处且饶人全句是: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dé ráo rén chù qiě ráo rén),成语,指要宽容、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还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这句话用来告诫人们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为别人留一条后路也就是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典故来源:

据宋朝文人姚宽《西溪丛语》记载:曾经有个道士会下棋,凡是与他人下棋,总是“饶人一先”,也就是让别人先走一步,占据棋盘上的先手优势。“饶”字除了饶恕之意外,在古代的围棋界语境中还有让先、让子的意思。

这位道士曾经作过一首诗: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烂柯”是围棋的别称。这个道士后来在褒信县去世。逝世前他曾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后事。

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后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墓穴里只有空空的棺材和衣服。大家明白道士是位高人。从此道士的故事与他的诗流传了开来,渐渐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一句诗被单独提出来,以表示对别人的宽容、理解、体谅,对别人的错误宽恕、饶恕之意。

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也是这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倡导和谐社会,如果我们大家再这样的急躁的社会中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我相信我们会收获到更大惊喜。

扩展资料

宋·姚宽《西溪丛语》记载: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数年后,叟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道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译:

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3.“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是谚语

应该是一句关于宽容的名言。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出自】:明代 吴承恩的《西游记》。

【解释】: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就帮助向你求助的人,应该饶恕别人的时候就饶恕别人。

【关于宽容的名言】:

1、有容,德乃大。——先秦尚书

2、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3、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佚名

4、最高贵的复仇之道是宽容。——法雨果

5、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6、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淮南子

7、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己能病之。——佚名

8、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中国谚语

9、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中国谚语

10、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古今楹联类篡

4.形容忍让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忍让的诗句如下:

1. 《淮南子》

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

2. 《赠裴枢端公》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3. 《增广贤文》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4. 宋•善棋道人《绝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5. 《淮南子》

宽而栗,严而温

6. 《尚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 清•金缨《格言联壁》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8. 《论语.卫灵公》

小不忍,则乱大谋。

9. 司马迁《史记》

小不忍,害大义。

10. 《与韩荆州书》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