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钧窑颜色的俗语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这些釉变画,千变万化,意味无穷,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名人曾用 “ 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 ”“ 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 ”“ 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 ” 等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民间有 “ 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 ” 、“ 黄金有价钧无价 ” ,国外更有 “ 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 ” 、“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 之说。 2.有关“钧窑”的诗词有哪些《宋代民谣》 进入西南山, 烟火遮住天。 客商天下走, 日进斗金钱。 《寒雅归林》 姚雪垠 出窑一幅元人画, 落叶寒林返暮鸦。 晚霞微茫潭影静, 残阳一抹淡流霞。 《钧瓷赞 》 张天正 高山云雾霞一朵, 烟光凌空星满天。 峡谷飞瀑兔丝缕, 夕阳紫翠忽成岚。 《赏钧红》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张自立(书) 雨过天晴润如玉,花留水彩凝成珠; 品绿评红幻万象,疑是画圣神笔图。 《咏钧瓷》 洪炉幅透原泥身,釉色斑斓数宝钧。 极品信从窑变得,成功一件价无伦。 3.描写瓷器的诗词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 盛得朱樱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 细纹如拟冰之裂, 在玉壶中可并肩。 青白釉传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珠 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 鲜明艳似美人霁,热烈真如火焰红。 何止珠山留劲腕,早传春色满人间 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何年碧像灵岩栖,踏碎琼瑶尽作泥。烨烨宝光开佛土,晶晶白气压丹梯--明.陈凤鸣 你自己找找吧 4.“雨过天晴云破处”出自谁的诗句,诗句全文谁知道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钧瓷研究者们习惯于将“雨过天晴云破处,诸般颜色作将来”的釉色与“柴窑”链接,并把“诸”解释为“这”,作通假用。 实际上是一种歧解,“诸”当为“众多”的意思。如果研究者在探讨柴窑、汝窑釉色时,再把钧窑列入研究范畴,不难发现:柴窑、汝窑瓷器大多是“雨过天晴”的比较纯净的单一釉色,时代应该滞后,而五光十色的早期钧瓷釉色恰恰体现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式景象。 正是这种多色交融、呈像万千的瓷器令柴世宗痴迷,从而留下了千古绝句,使后人们在没有亲身体验柴窑瓷器美妙的时候.以一种弥补内心空虚的感情,牵强地把“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釉色与至今无法验证其存在的柴窑瓷器联系起来。 5.红楼梦 软烟萝的雨过天青是什么颜色出处 明·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相关典故 周杰伦《青花瓷》中“天青色等烟雨”的典故据说是这样的:雨过天青据说是景德镇的一种瓷器。在陶瓷的制作里面,雨过天青是一种非常难的颜色。因为要在窑里烧出来,出炉的那一瞬必须是烟雨天,上在釉上的颜色对炉火的温度等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雨过天青的瓷器十分稀少。这句歌词的意思是:烟雨对于天青色来说,是它生命里的一部分,一如你之于我。 6.诗词“雨过天晴云破处”的下一句是什么出自:宋徽宗的一道圣旨。 全文: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原诗就是两句,或者说不是诗,因为它是一道圣旨。传说宋徽宗曾经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他对梦中见到的雨后天空的那种颜色非常喜欢,就给烧瓷工匠传下旨意:“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徽宗的这道圣旨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后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筹,烧制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那种颜色。这句诗其实也是对汝窑瓷器的一种赞美。 扩展资料: 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 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有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 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 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汝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