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杨树的诗句有什么《金陵白下亭留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赠李龟年》 年代: 唐 作者: 李端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 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 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 《新息渡淮》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京尘无处可轩眉,照面淮滨喜自知。 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 故林归计嗟迟暮,久客平生厌别离。 落日江南采苹去,长歌柳恽洞庭诗。 2.形容杨树的诗句杨柳枝词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枝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朝代:宋代 作者:王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芳心苦·杨柳回塘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3.关于杨棉害处的作文不能说许久不曾回家,但确实多年,没有在阳历五月回家了,到了金杞大地,扑面而来的,不是春的气息,也不是小麦的清香,而是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物体,当时还不知是什么,以为是蒲公英,也以为是柳絮(上次这个季节回杞县,是1995年,那时候,好象没有杨棉,即便有,也远没有现在多),第二天起早问,说是杨棉,才知道“飞的更高”的不一定是汪峰,有可能是杨棉……院子里、墙缝边、道路旁、房屋内、村庄外……仿佛是“此物只应中原有,见过之人不相思”,观其柔、摸其细,似若无物,又无缝不入,便知道这玩儿艺对呼吸道及过敏体质的人,有着相当的危害,可是,还有我没想到的危害在后头呢……几天后,去一发小家玩,刚进他院子,他正想采访我什么时候回?什么时候走?就听到外面歇斯底里的叫“失火啦、失火啦”,我们赶快跑出去,外面是个大坑,周围都是住家户,坑的周围梭了一圈子玉米秸,眼看着赤溜一下,全部起火,天干物燥,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烧起来了,很快,坑的圆圈,聚集了很多人,基本都是以自家院为防区,救火,端水的,拿木锨掘土的,我赶紧拿起手机,拨了几次,终于拨通了119,向值班人员准确报告地点、火状、路线图,等我说完,值班人员告诉我“由 于杨棉引起火患太多,救火车都出勤了,不够用,请你村群众自救……经过我村善良的村民齐心合力,这场因杨棉而起的火患,烧掉了坑周围所有的玉米秸,却没有给任何家庭带来灾难,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我所能做的,就是告诫那些留守的老人、妇女们,来年,别再拉玉米秸放在离家近的地方了,村民异口同声的说”并不是为了当柴禾,而是公家不让烧,又不知道怎么,据说,基本上每个村,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是啊,怎么?杨棉之患,想必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公家”也该给百姓找个最合理、最安全的法了吧?不是找个“有关部门”的人在电视上咳嗽两声、说几句“杨棉不能点、实在太危险、如果不小心、可能烧住脸”之类老百姓先发现的常识……当务之急,先要解决不能让玉米秸、以及其它的易燃物进村,或者放在房前屋后,是比较可行的,当只有杨棉没可燃物时,一鸡了,也就没事了,至于彻底的解决杨棉问题,那就靠富有超级智慧的“公家”人,来想法加以引导了……一点个人见闻,如不合哪位之意,请见谅,因为,村里面住着的,都是善良的留守人员,每个人,都应该为他(她)们多考虑,但愿明年,金杞大地不再有杨棉之患……。 4.作文《美丽的杨棉》250字五月的天空,又飘荡着缕缕棉絮。 我喜欢棉絮,它比雪,更像鹅毛。 比雪更像我所向往的翅膀。 雪白的。 学校教学楼的一侧,长着一棵高大的杨树。 五月的季节,杨絮纷飞漫天。我趴在教室前面的栏杆上,伸出手,接住一缕又一缕的棉絮。 棉絮飘在天空中,还飘进教室里,从三楼向下望去,操场上尽是捉棉絮的小朋友们。我笑了,我那么小的时候,也这么玩过。 我转身走进教室,一缕棉絮却在不经意间飘向我的鼻子,我用手捏下这缕调皮的小东西,轻轻闭上双眼,默默祝福它,然后又回到栏杆旁边,慢慢把它吹了出去,望着它飘向远方,与其它的棉絮缠绵在一起。美丽极了。 我扭过头,却看到。同桌小沐,正在努力的把身上的棉絮甩掉,然后用手抓起来,猛地甩开。 我走过去,轻声说:“小沐。讨厌棉絮吗?”小沐一边甩着,一边说:“是呀。 你看,多讨厌!”我贴近她,轻轻捏住她身上的杨棉,拍了拍它,说:“看,像我这样。”我说着,把棉絮吹向天空。 小沐像发现了新大陆,也学我,做了一遍,还说:“好好玩耶。”我笑着走进教室。 我的座位靠窗户,而窗外就是那棵杨树。我把窗户打开,任风吹着棉絮到我脸上。 带来的感觉是细腻而温柔。 窗外景色一片碧绿,刚刚还在外面吹棉絮的小沐看到我在这里,也跑过来,抚住我的肩,说:“小依,在干嘛?是不是又有好玩的东西了?”我笑道:“可不是什么东西都是那么好玩的。 看,外面的景色多漂亮。”她笑了笑,又跑去一边了。 外面景色依旧,棉絮依旧。漫天纷飞,却带来了无比的美丽。 我站在操场上,仰头向上看,棉絮的身影几乎遮挡住了整个天空,落在操场四周的花坛上。和花儿映衬,在我眼中,它完全可以和妖娆的玫瑰花媲美。 棉絮。仍然飞舞。 思绪,飘渺摇洒。 5.描写杨桃的诗句描写“杨桃”的诗句有:1、杨桃压枝沉欲坠,寒冬未尽已春天。 2、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桔熟,贵似荔枝来。 3、杨桃树下自悠然,石桌枱旁多袅娜。 1. 咏杨桃 碧云翠楼山水间, 小桥流水鱼儿闲。 杨桃压枝沉欲坠, 寒冬未尽已春天。 这首诗的大意:在山水之间有白云还有翠绿的阁楼,小桥流水下的鱼儿很悠闲。杨桃的枝摇摇欲坠,冬天还没有过完已经是春天了。 2. 辛弃疾 赋杨桃词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桔熟,贵似荔枝来。 这首词的大意:在喝醉的时候回忆在三山芬芳的树下,不曾忘记过它的风韵。金黄的颜色有多种花开放,味道就像卢桔成熟的时候,高贵的像荔枝。从对杨桃的颜色和味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杨桃的喜爱之情。 3. 曾眷花开当眷果,秋浓果熟呼围坐。 杨桃树下自悠然,石桌枱旁多袅娜。 芳茗几酙她或她?香烟一点我还我。 怨声频起计何从,执着指尖星样火。 这首诗的大意:曾经眷恋杨桃花开的时候就想着果树成熟,秋意正浓的时候正是果子成熟的时候,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扬桃树下悠然的待着,在石桌旁的身影婀娜多姿。询问她要不要喝几杯?点上一颗香烟我还是我。怨声频频不知道计谋从何而来,指尖指着向火一样的星星。通过对杨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 6.描述杨的诗词有那些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长恨歌》 唐·白居易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 清·高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志南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欧阳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