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杨修”的诗句有哪些1.《送单少府赴扶风》 年代: 唐 作者: 李端 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 范匄非童子,杨修岂小儿。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 此去云霄近,看君逸足驰。 2.《六答杨应宁》 年代: 明 作者: 吴宽 池上挥毫思不烦,忽传诗句到柴门。 官联贾至称中舍,字许杨修识外孙。西郭向人空折简,东堂延客已开尊。 杏园旧例推年少,风雨孤村莫断魂。 3.《借韵跋林肃翁题诗》 年代: 宋 作者: 孙应时 昔冠南宫淡墨书,当年万卷各各糊,至今处子尚绰约,应笑老婆曾抹涂。 咏庆云图如著色,和薰风句更从谀。行三十里余方悟,敢与杨修校智愚。 4.《孔北海堂》 年代: 宋 作者: 李廌 卯金自中叶,已若子南周。阿瞒制威福,九鼎若缀旒。 余子不复忌,多士例为仇。崭然见芒角,已坐锢与钩。 谁知英雄彀,翻令作罝罘。假手陷正平,谑玩戮杨修。 小慧尚必除,伟人那得留。凛凛孔北海,胸次包九州。 倘令坐庙堂,大盗当寝谋。专诛及斯人,遂负壑与舟。 当时同朝士,苟生盍包羞。身死名亦灭,白骨委山丘。 先生虽千载,生气尚横秋。当时眼中意,付与一醉休。 文人具文行,来作东诸侯。尚友天下士,复于古人求。 作亭俯层城,持杯想风流。壁间妙著述,腾光昏斗牛。 文存人亦亡,应从文举游。我生真碌碌,与世甘沉浮。 思为坐上客,扬觯和南讴。无成老岩谷,哀哉空白头。 5.《夜归舟中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意薄杨修唤小儿,孤舟自笑发成丝。放开痴腹无非梦,拈起幽怀总是诗。 霜下忽惊桐叶尽,滩生更觉水声奇。余年那恨驱黄犊,除却为农百不宜。 2.形容杨修的成语恃才傲物 【拼音】shì cái ào wù 【释义】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夐无与比。”指依仗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旁人(物:众人)。 【出处】《梁书·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例子】唐薛澄州昭纬,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 我劝你不要~。 3.形容杨修的成语原文: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译文: 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教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个人认为“杨修解谜”不属于成语,只是概括了这个典故的主要内容的一个四字短语,该典故叫做“杨修啖酪”。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4.关于杨修的成语1,余子碌碌---余子:其它的人。谓其它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 出处:《后汉书·称衡传》:“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明·袁宏道《瓶花斋集之九·尺椟·与李龙湖》:“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 2,黄绢幼妇 “绝妙”二字的隐语。 3, 绝妙好辞 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以上两成语皆出自《世说新语·捷悟》,人们以“黄绢幼妇”或“绝妙好辞'作为文才高、诗词佳的赞语。 成语故事: 东汉时,魏武和他杨修路过上虞,一同去看《曹娥碑》。碑上有蔡邕的题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魏武指着蔡邕的题字问杨修知不知。杨修回答:“知道。”魏武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魏武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杨修于是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齑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辤’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魏武一看,两人写的完全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