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渐入佳境有关的古诗句

1.有关西湖龙井茶的诗句有哪些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北宋·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明朝·刘邦彦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

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诗禅,相酬拟作长歌赠,浅薄何能继玉川?《谢璘上人惠桂花茶》明朝·刘士亨 金粟金芽出焙篝,鹤边小试兔丝瓯,叶含雷信三春雨,花带天香八月秋。味美绝胜阳羡产,神清如在广寒游,玉川句好无才续,我欲逃禅问赵州。

《试茶》明朝·陈眉公 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

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许俗只专。蔡襄夙辩兰芽贵,不到兹山识不全。

《龙井试茶》明朝·童汉臣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饮龙井》明朝·孙一元 眼底闲云乱不收,偶随麋鹿入云来。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游龙井寺》明朝·屠隆 藕花菱叶傍轻鸥,路入南山景更幽。赤日未消团扇暑,青萝先到寺门秋。

风前万树蝉鸣急,雨后千崖水乱流。好士只今刘尹在,身惭玄度得同游。

《龙井茶歌》明朝·屠隆 山通海眼蟠龙脉,神物蜿蜒此真宅;飞泉歕沫走白虹,万古灵源长不息;琮琤时谐琴筑声,澄泓泠浸玻璃色;令人对此清心魂,一漱如饮甘露液;吾闻龙女渗灵山,岂是如来八功德;此山秀结复产茶,谷雨霡霂抽仙芽;香胜旃檀华严界,味同沆瀣上清家,雀舌龙团亦浪说,顾渚阳羡讵须夸;摘来片片通灵窍,啜处冷冷馨齿牙;玉川何妨尽七盌,赵州借此演三车。采取龙井茶,还念龙井水;文武每将火候传,调停暗合金丹理;茶经水品雨足佳,可惜陆羽未知此;山人酒后酣氋氃,陶然万事归虚空;一杯入口宿醒解,耳畔飒飒来松风;即此便是清凉国,谁同饮者陇西公。

《以龙井叶馈云生有诗报谢次来韵》清朝·樊增祥 养生常毁茶,饮多苦脾冷。客来自浙西,贻我以龙井。

清诗由此出,雅耆岂能屏。点入白定瓯,绿光照衣领。

想见发汉皋,火车载而骋。珍重袭素鑞,谨严束红绠。

瀹以通济泉,如持湖亭皿。色淡意转浓,味腴香且永。

独饮复谁共,数之得八饼。惠地酒一瓦,意同粟五秉。

华清有佳人,伫此团月影。病足不下床,闭门谢朝请。

徘徊苦后甘,积渐入佳境。暖阁鸣松风,银波泻壶岭。

昨夜雪在竹,红炉热力猛。雀舌发香清,龙头得句警。

陶家冷生活,可以傲贵幸。新诗二百言,淡远出明靓。

和君白雪词,取办在俄顷。何当同夜话,煮灯紫微省。

《谢金谨斋寄龙井茶》清朝·劳乃宣 驿使春风远寄将,开奁芬馥溢旗枪。羲皇睡足新泉熟,好伴空山薇蕨香。

我生南北本随缘,久学坡公饮食便。不道故人犹旧眼,又教乡味领花前。

乍忆龙泓共探幽,云腴霞碧嫩香浮。何时重泛西冷艇,对坐松风雪一瓯。

《龙井采茶歌》清朝·翟瀚 西湖西去古龙井,烟云秀孕风篁岭。竹坞茶先百草生,斗奇不数龙团饼。

蛰雷一夜展旗枪,东风吹送兰芽香。火前社后辨迟早,沿缘林樾争携筐。

摘来片片含生翠,薰篝拣焙养清气。箬奁开处足芬芳,鼻观微参渴先避。

竹符调水走金沙,井汲云根静试共。蚯蚓窍鸣火初活,落落旋听蟹爪爬。

蒙顶嫌寒顾渚瘠,六安阳羡殊标格。三篇好补季疵经,七碗试听玉川说。

懿兹芳茗记高岑,辨才玉局曾幽寻。湖山佳景此第一,宸章璀璨映华林。

茶坡近辟卷阿里,更谁妄肆中郎毁。谨将土物志钱塘,顾比瑶琛纳包匦。

《虎跑泉次东坡韵》清朝·邹方锷 石林深处暗闻香,草榻茶烟客思凉。松沥满山云满坞,野梅初绽日初长。

偶携○尘逢禅侣,坐听寒钟出上方。廿载风尘怜世味,一瓢应许荐新尝。

出谷泉声带松香,阴森石○拂衣凉。云藏古寺鲸灯静,昼掩空山鹤梦长。

闲凭绳床参密谛,行提药笼试新方。露芽细摘风篁岭,截玉倾瓯取次尝。

(客到,寺僧辄供龙井茶) 《圣几饷龙井新茗一器》清朝·厉鹗 松风出竹炉,梦成水火战;新芽适开封,昏睡不待遣;为子手瀹尝,三嗅复三咽;中有参寥禅,风味得正见 《谢龙井僧寄茶》清朝·刘瑛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殷虔。也知顾渚无双品,烦试吴山第一泉。

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谈禅。相酬拟作长歌赠,浅薄何能继玉川。

《龙井试茶》清朝·王寅 昔尝顾渚茗,凿得金沙泉。旧游怀莫置,幽事复依然。

绿染龙波上,香搴谷雨前。况于山寺里,藉此可谈禅。

《龙井茶歌》清朝·于若瀛 西湖之西开龙井,烟霞近接南山岭。飞流密汩写幽壑,石磴纡曲片云冷。

柱杖寻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静。铜瓶试取熟新茶,涛起龙团沸谷芽。

中顶无须忧兽迹,湖山岂惧涸金沙。漫道白芽双井嫩,未必红泥方印嘉。

世人品茶未尝见,但说天池与阳羡。岂知新茗煮新泉,团黄分列浮瓯面。

二枪浪自附三篇,一串应输钱五万。《尝茶次寄越僧灵皎》北宋·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明朝·刘邦彦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

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诗。

2.【渐入佳境这句成语与哪位艺术家有关】

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出处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表示向好的方面发展 示例 行过了许多亭阁,真是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近义词 佳境渐入、渐至佳境 反义词 急转直下 灯谜 逐步走向美好的前程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 桓温 的参军.顾恺之跟随桓温南征北战许多年,两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顾恺之跟随桓温到 江陵 去视察部队.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桓温,并送来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就说:“这里的甘蔗是十分有名的,大家一起来尝尝.” 他的部下听了就每人拿了一根吃了起来.还一面吃,一面高兴地说:“真不亏是名产,甜极了!” 这时,只有顾恺之独自一人出神地欣赏着江陵的美好景色,没有去拿甘蔗吃.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把甘蔗末梢那一头塞到了顾恺之手中.顾恺之看也不看,拿着甘蔗末梢啃了起来.桓温见了顾恺之的吃相,忍住笑问:“这根甘蔗甜吗?” 旁边的人也一起嬉笑着说:“我们吃的甘蔗甜极了,不知顾参军吃的甘蔗甜不甜呢?” 顾恺之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啃的是甘蔗的末梢,才明白他们为什么嬉笑.他灵机一动,举起甘蔗说:“你们笑什么!我看你们根本不懂甘蔗的吃法,吃甘蔗可大有讲究呢!” 大家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问道:“吃甘蔗还能吃出什么名堂来呢?你说说你为什么要从甘蔗末梢吃起来吧!” 顾恺之说:“你们一开始就吃最甜的那一段,越吃越不甜,吃到后来,就倒胃口了.而我从梢部吃起,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道,这种吃法叫‘渐入佳境’.” 大家听了,一起大笑起来.现在“渐入佳境”这一成语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天天好起来.。

3.关于“同学聚会”的诗句有哪些

1、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见 一作:想得) 释义: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

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2、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释义: 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

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

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

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3、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出自唐代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释义: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4、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出自宋代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在否 一作:在不) 释义: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

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

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

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5、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释义: 在江汉就曾经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

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

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

4.和茶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唐代:元稹《一七令·茶》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译文:茶,叶香,嫩芽,诗人喜爱,僧侣喜爱。

2、唐代·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释义: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3、宋代·黄庭坚《品令·茶词》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释义: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宋代:黄庭坚《满庭芳·茶》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释义: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5、唐代·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释义: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5.含有“佳”“磊”的诗句或成语

佳成语 :锦囊佳句、绝色佳人、东床佳婿、渐至佳境、锦囊佳制、二八佳人、佳儿佳妇、乘龙佳壻、乘龙佳婿、才子佳人、佳人薄命、伫候佳音、风流佳话、绝代佳人、薄命佳人、渐入佳境、且住为佳、美酒佳肴、风流佳事、传为佳话、佳人才子、佳兵不祥、扊扅佳人、佳肴美馔、绝世佳人磊成语 :磊磊落落、岳岳磊磊、抑塞磊落、嵚崎磊落、崟崎磊落、襟怀磊落、胸中磊块、光明磊落、磊落豪横、磊落不覊、磊瑰不羁、磊落跌荡、磊落不羁、磊落轶荡、磊落光明、磊落不羇、欹嵚磊落、磊浪不羁、磊落飒爽、胸怀磊落、磊落不凡、磊瑰不覉。

6.关于莲的成语,诗句,歇后语,名言

诗句:

《忆莲》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赏莲》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赞莲》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歇后语:成熟的莲子——心里苦;池塘里的莲藕——嫩的好;荷花池里的并蒂莲——不分上下;上下不分;莲梗结籽——心连心;莲花并蒂开——恰好一对;高山上的雪莲——不可多得

成语: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藕断丝连——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三寸金莲——原来古代称妇女缠足的用语,现在则用来形容人的脚很小。

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出淤泥而不染——形容从恶劣的环境中出身,或处在不良的环境中,却没有受到坏的影响。

名言:

《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莲花〉(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夏日怀友〉(徐玑):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