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景色壮观,震撼的词语排山倒海 浩浩荡荡 声势浩大 宏伟壮观 气势磅礴 威武雄壮 势不可挡 波澜壮阔 宏伟壮丽 1、旌旗蔽空: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2、江翻海倒:犹江翻海沸。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3、百万雄师: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4、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1、自然景观:冰消雪融 风和日丽 山光水色 草长莺飞 山明水秀 明月清风 奇花异草 鸟语花香 2、含有山水:千山万水 跋山涉水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穷山恶水 水秀山明 3、带“绿”意: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千山一碧 碧波荡漾 翠绿欲滴 绿草如茵 4、描写景色: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翠色欲滴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5、带“春”: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春暖花开 春和景明 春山如笑 6、天气:风和日丽 烈日炎炎 和风细雨 彤云密布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天昏地暗 7、花: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花团锦簇 含苞欲放 花红柳绿 争奇斗艳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8、草: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绿草如茵 9、树: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 红叶似火 枯木逢春 10、山:危峰兀立 崇山峻岭 怪石嶙峋 奇峰罗列 11、水:水平如镜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微波粼粼 浩浩荡荡 12、天空:碧空如洗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2.描写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诗句有山有水,人在山水间: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四、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七、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八、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九、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十、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十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十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十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十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形容很壮观景色的词语1、自然景观:冰消雪融 风和日丽 山光水色 草长莺飞 山明水秀 明月清风 奇花异草 鸟语花香 2、含有山水:千山万水 跋山涉水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穷山恶水 水秀山明 3、带“绿”意: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千山一碧 碧波荡漾 翠绿欲滴 绿草如茵 4、描写景色: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翠色欲滴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5、带“春”: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春暖花开 春和景明 春山如笑 6、天气:风和日丽 烈日炎炎 和风细雨 彤云密布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天昏地暗 7、花: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花团锦簇 含苞欲放 花红柳绿 争奇斗艳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8、草: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绿草如茵 9、树: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 红叶似火 枯木逢春 10、山:危峰兀立 崇山峻岭 怪石嶙峋 奇峰罗列 11、水:水平如镜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微波粼粼 浩浩荡荡 12、天空:碧空如洗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4.描写长城壮观景象的古诗有哪些1.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长城》【唐】汪遵 2.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登长城》【唐】李益 3.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4.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统汉烽下》【唐】李益 5.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6. 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 7.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紫骝马》【唐】卢照邻 8.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雨雪曲》【唐】卢照邻 9. 《登长城》全诗内容: 《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10. 注释:①全诗校:“一题作《塞下曲》。”②汉家:借指唐朝。上郡:即绥州,天宝元年改为上郡,治所在龙泉(今陕西绥德)。③古长城:指东接上郡,位于今陕西靖边东北的秦长城。④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古代指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11. 作者: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12. 《长城》全诗内容: 《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13. 注释: ①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②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14. 作者:汪遵,(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初为小吏。 15.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5.表示景色壮观的成语【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朝飞暮卷】: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红妆素裹】:红妆: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红装素裹】: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绮:美丽;籁:孔穴中发出的声响;韵:悦耳和谐的声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丽,各种声音悦耳动听。 【花影缤纷】:花光月影,五彩缤纷。形容景色绚丽多彩。 【花枝招飐】:飐:风吹物使之颤动;招飐:迎风摆动。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或景色优美。 【火树星桥】:形容节日的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色。 【江山之助】:江山:山水风景;助:帮助。自然景色的帮助。形容清雅、拔俗的诗文、绘画都借助于自然山水的熏陶感染。 【景色宜人】:形容景色非常美丽,适合人们居住,或适合人的心意。现形容景色的美丽程度很高,身处其境会使人心情感到愉悦。也可以说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良宵美景】:宜人的夜,美丽的景色。 【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琪花玉树】:古人指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水碧山青】:形容景色艳丽如画。 【水光山色】:指湖上风光,山间景色。形容山水秀丽。 【水流花谢】: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 【水绿山青】:形容景色艳丽如画。 【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水石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同“水木清华”。 【天开图画】:上天展示出来的图画。形容秀丽的自然景色。 【听风听水】: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万顷琉璃】:琉璃:一种矿石质的有色半透明材料,也指涂釉的瓦。形容广阔的水面碧波闪烁。也形容都市建筑富丽堂皇的景色。 【万顷烟波】: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 【舞燕歌莺】: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星桥火树】:形容节日的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色。 【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秀色堪餐】:秀色:美女的姿容或自然的美景;堪:可;餐:吃。形容女子容貌秀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 【烟波万顷】: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 【一竿风月】: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比喻忘却世事,在清风明月的美景下行乐。 【依山临水】:靠着山,临着水。形容景色优美的地方。 【竹烟波月】:烟:烟雾。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 6.描写美丽景色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春日》)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