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残酒

1.<<如梦令>>中的"残酒"是什么意思

1、释义:残酒指的是醉酒的状态。本句意思就是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

2、原文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注释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4、简析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2.如梦令中的残酒指什么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

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

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

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

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

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

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

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

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

3.描写酒的诗句古诗大全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丰主人 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4.关于酒的诗句古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孟浩然《过故人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

5.有关酒的古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孟浩然《过故人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 杜牧《遣怀》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白居易《问刘十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李白《行路难·其一》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李白《客中行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

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 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杜甫《曲江二首》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杜甫《登高》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许浑《谢亭送别》

6.“浓睡不消残酒”是什么意思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

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

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

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

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

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

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

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

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

7.五个带“酒”的诗句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4.醉酒当歌,人生几何! 5.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7.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8.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9.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0.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

11.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3.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14.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15.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16.坐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17.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1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0.惯春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21.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3.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2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25.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26.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27.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2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9.月华如水浸宫殿, 有酒不醉真痴人。

30.不知来送酒, 若个是陶家? 31.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32.依微水戍闻钙鼓, 掩映沙村见酒旗。

3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4.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35.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常照金尊里。 36.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3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8.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39.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40.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41.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4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3.昨夜风骤雨疏,浓睡不消残酒。 44.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45.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46.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47.珍重主人意,酒深情亦深。

48.醉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49.窗外正风雪,拥护开酒缸。 50.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够这里还有 /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602616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4.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6.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8.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常圆,春色易为老。

9.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2.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13.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14.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15.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16.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17.愁绝桑阴春欲暮,一痕浓绿上眉端。 18.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1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20.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21.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惟愿酒杯深。 22.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23.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24.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25.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6.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27.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28.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29.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30.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3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32.少年不知愁滋味,为填新赋强说愁。

3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34.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35.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36.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37.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38.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9.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40.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41.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

42.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43.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

44.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 45.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46.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47.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48.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49.愁望春归,春归更无绪。

50.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

8.跟酒有关的古诗词

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客中行 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短歌行 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浣溪沙 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山中对酌 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燕飞。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问刘十九 白居易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颂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言为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借问酒家何处有。--杜牧《清明》莫道农家浊酒混。

--陆游《游山西村》红酥手,黄藤酒。--陆游《钗头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杨慎《临江仙》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呼尔将出换美酒。

--李白《将进酒》白日放歌须纵酒。--王维《闻将军收河南河北》料峭春风吹酒醒。

--苏轼《江城子》隔坐送钩春酒暖。--李商隐《无题》葡萄美酒夜光杯。

--作者忘记了。劝君更尽一杯酒。

明月几时有,把酒话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吴刚捧出桂花酒。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