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山海关的诗句1、《山海关》明 闵的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2、《塞上曲·送王元美》明 李攀龙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3、《山海关》黄洪宪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 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4、《出榆关》明 戚继光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5、《重登山海关城楼》明 孙承宗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 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 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重登山海关城楼》抒发了人生易老、报国任重、壮志未酬的感慨。 2.描写山海关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山海关的诗句有: 1.《出榆关》——戚继光 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 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2.《山海关》——黄洪宪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 3.《重登山海关城楼》——孙承宗 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 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 4.《塞上曲送王元美》——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5.《宿山海关》——函可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6.《山海关》——闵 的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 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寒。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 7.《山海关》——纳兰性德 雄关阻塞戴灵鳌,控制卢龙胜百牢。 山界万重横翠黛,海当三面涌银涛。 哀笳带月传声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旧是六师开险处,待陪巡幸扈星旌。 1.《塞上曲送王元美》——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译文: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注释: ① 塞上曲:古乐府诗题,以唐代李白、王昌龄诸作最为著名。 ②元美:即王世贞,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 ③羽:指羽书或羽激,为古时征调军队或用于军事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④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边警,烽:即烽烟,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浸即举烟火报警。 ⑤接:接近,直抵。 ⑥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为中国古都之一,西汉、隋、唐等朝代皆定都于此。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这里实际指当时的首都北京。 ⑦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 ⑧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创作背景: 《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别诗,明代中期,边事屡起,北方的鞑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胁国都北京,诗人和王世贞同为明“后七子”领袖,友谊笃深,诗人作此诗送别王世贞奔赴前线,并勉励其勤劳边务,以分国忧。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z/q768185788.htm 3.关于山海关的诗句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 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宁海城边衰草秋,残垒夕阳相向愁。 登临龙首关城上,天下游人今似潮。北钥幽燕锁,流云压莽阡。 雄关傲边鄙,豪杰壮烽烟。 倚山傍势鸟难越,卫国安家民畅眠。 依山面海一雄关,历躏沧桑六百年。险隘锁幽燕,虎踞龙盘,登高尽览北风寒。 山势巍巍成壁垒,天下雄关。兵家自古干戈地,雅客而今笔墨缘。 喋血记当年,一怒红颜,风云际会起波澜。铁马金戈由此向,无限江山。 崇祯枉有榆关在,魂魄无归荡景巅。山海关: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 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4.形容山海关的诗句《重登山海关城楼》——孙承宗 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 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 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 (第二首) 《塞上曲 送王元美》七绝.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第三首) 浪淘沙•山海关 险隘锁幽燕,虎踞龙盘, 登高尽览北风寒。 山势巍巍成壁垒,天下雄关。 喋血记当年,一怒红颜, 风云际会起波澜。 铁马金戈由此向,无限江山。 5.形容山海关的诗词《赠小海燕评剧团》 年代: 现代 作者: 老舍 风光如此最多情,山海关头山海明。 西去长城一万里,南来大地几千程。 田园无际丰生产,烽火高台忆战争。 更喜翩翩小海燕,青云白浪任飞鸣。 《出辽后(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周祚 我马来自西,下马广宁城。 其地控千里,食者八万兵。 白水女直种,猎骑何纵横。 大统在中国,胡运方北倾。 圣人戒履霜,岂得事远征。 雄剑八九动,边风射高旌。 西望山海关,旦夕达神京。¤ 《山海关送季弟南还》 年代: 明 作者: 袁崇焕 公车犹记昔年情,万里从我塞上征。 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升平? 由来友爱钟吾辈,肯把须眉负此生? 去住安危俱莫问,燕然曾勒古人名。 《山海关》 年代: 清 作者: 纳兰性德 雄关阻塞戴灵鳌,控制卢龙胜百牢。 山界万重横翠黛,海当三面涌银涛。 哀笳带月传声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旧是六师开险处,待陪巡幸扈星旌。 6.描写山海关的诗句关于山海关的诗作很多,内容丰富,色彩纷呈,它们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山海关的景观、史事和抒发感慨,勾勒出不同时期的历史画卷. 一、明代前期的山海关诗,多为赞美关城的险要和景观的壮丽.弘治初年,顺天巡抚闵的《山海关》诗:“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热情洋溢地讴歌了山海关景色的雄奇.嘉靖年间,“后七子”领袖李攀龙送著名涛人王世贞赴辽,写了《塞上曲?送王元美》七绝.“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表现了诗人愉快的心境,对山海关景物充满向往之情. 二、明代后期的山海关诗多写战争.隆庆至万历初年,爱国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镇长城一线长达16年.他曾率兵出关作战,写了《出榆关》诗:“前驱皆大将(大将,炮名),列阵尽元戎(元戎,炮名).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反映了当时军威之壮.万历中叶,女真族崛起,东北多事,黄洪宪《山海关》诗:“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表达了作者请缨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明末,山海关有督师、经略常驻,统率重兵与后金(清)作战.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写的《重登山海关城楼》:“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抒发了人生易老、报国任重、壮志未酬的感慨. 三、清代前期的山海关诗作,多反映时代的巨变、民生疾苦及个人遭逢,语多沉痛.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五言长诗《山海关》是一首怀古诗.全诗36句,前10句写山海关的始筑及险要的地理形势;中16句,叙述明清之战及名将对山海关防务的经营;后10句,写吴三桂迎清兵入关及明亡后山海关环境的悲凉.风格古雅平实,慷慨生哀.陈天植、王模的诗则是把山海关作为一个古战场来凭吊,抒发对李白成农民军与吴(三桂)清联军鏖兵的感慨:“疆场百战地,烟火几家残”(陈天植《山海关》);“荒沙寒白骨,新鬼啸黄泉”、“前年百战地,遗恨至今存”(王模《榆关》). 尤侗的长诗《出关行》真实地反映了清初京畿闹饥荒,清廷招募穷苦百姓经由山海关向辽东移民,百姓扶老携幼,哭泣上路的情景:“出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 “白头龙钟扶老翁,红颜伶俜携儿童”;“亲戚坟墓天一方,惜别临歧泪如雨.” 清初,发配到东北的文人路经山海关多有抒怀之作.如诗僧函可流放沈阳时写的《宿山海关》诗:“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寒.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诗人吴兆骞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时写的《出关》诗:“边楼回望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都深沉地表达了对中原故国的依恋. 四、清代中叶以后,写山海关的诗相对较少,但也有些诗连着时代风云.萧德宣的《山海关杂咏》组诗吟咏了鸦片战争前夕山海关的风土民情及军事政治情况:“小车轧轧独轮摧,男女咨嗟面色灰.问是贫民勤服苦,一年一度出关来”.“副军独领驻防营,坐拥辕门大纛明.一片荒凉南北翼,最无生计是旗兵”.鸦片战争前夕,思想家魏源写了《山海关》五绝;“严城当子夜,百道起边声.岛屿天风起,如闻鸭绿兵.”正确预见到帝国主义将对我国进行武装侵略,表达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7.赞美山海关的诗句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出榆关》——戚继光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 《山海关》——黄洪宪 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 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 《重登山海关城楼》——孙承宗 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 《塞上曲 送王元美》——李攀龙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宿山海关》——函可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 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寒。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 8.关于“山海关”的古诗关于“山海关”的古诗: 1.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出榆关》戚继光 2. 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 ——《山海关》黄洪宪 3. 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重登山海关城楼》孙承宗 4.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宿山海关》函可 5.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山海关》闵 的 6. 严城当子夜,百道起边声。——《山海关》魏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