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月亮圆”的诗句有哪些1.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___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2.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____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7.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____高适《送魏八》 8.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____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9.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0.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1.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12.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3.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____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4.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____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6.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____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7.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18.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____晏殊《中秋月》 19.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0.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1.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2.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3.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____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4.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____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5.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6.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____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7.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____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28.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9.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30.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____苏轼《念奴娇·中秋》 31.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2.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3.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形容月亮圆的诗句的诗句《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凭栏人·闺怨》元代王元鼎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 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 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宋代刘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3.形容“月亮圆”的诗句有哪些1.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唐代.薛涛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代.李白 3.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唐代.李商隐 4.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6361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1.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唐代.薛涛 译文: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代.李白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3.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唐代.李商隐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4.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赏析: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4.说说祝贺正月十五圆圆的好诗词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夜》 (唐)崔液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唐)李商隐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宋)姜白石生查子(宋)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 宵》(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隋炀帝**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十五夜观灯正月十五夜(唐) 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影永冰灯(清)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元夕诗(清)施闰章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汴京元夕(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清)李调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5.形容“月亮圆”的诗句有哪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唐代.薛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代.李白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唐代.李商隐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6361曲·中秋月》宋代.苏轼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唐代.薛涛译文: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代.李白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唐代.李商隐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 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 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赏析: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6.描写正月十五月亮的人们常说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最美的,我有些半信半疑,于是就来到窗前想以欣赏一下正月十五的月亮究竟有多美。 窗外的夜空是湛蓝湛蓝的,稀疏的星星闪着点点寒光,橡似想要与月亮比一比到底谁亮是的。月亮先是金黄色的,徐徐地穿过一绺绺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再向上。她身穿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玉盘似的脸,挂着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望着大地。 几朵银灰色的,薄薄的云绕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薄薄的轻纱翩翩起舞。 月光如水般静静地洒向大地,像谁往地上撒了一大把碎银,大地上的一切都沐浴在银光之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朦胧。 啊,这是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朦朦胧胧的让人心醉。 月色皎洁,圆月当空。望着一轮满月,我惦念起不在身边的妈妈,情不自禁地默颂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7.描写月亮很圆的诗句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朗月行>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山石>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9、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忆扬州>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 ——<闻王昌龄>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13、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苕溪酬梁耿别后>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18、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1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自河南经乱> 20、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8.描写中秋月亮非常圆的古诗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