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于“郴州”的诗词有哪些1、《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唐代杜甫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 译文:郴州的天气相当的寒冷,橘井那里也是凄凉冷清的。 2、《送杨少府贬郴州》——唐代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译文:明天就到衡山和洞庭湖,会在秋月下听到猿猴的哀鸣声。望着北渚惆怅三湘遥远,吹着南风藐视它的力度。将在青草茂盛时渡过夏口,在长沙稍做停留,既然有贾谊之才,又有何必要去悼念屈平? 3、《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本来是环绕着郴山奔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4、《郴州祈雨》——唐代韩愈 乞雨女郎魂,炰羞洁且繁。 庙开鼯鼠叫,神降越巫言。 旱气期销荡,阴官想骏奔。 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 译文:在庙宇中祈求下雨,祭祀用的精美的肴馔干净种类繁多。庙门打开鼯鼠叫,神灵降临在郴州。干旱的气候期待能消除干净,雨师水神奔走。又看了郴州刺史李伯康进入,风声雨声跟着车子而降。 5、《湘中酬张十一功曹》——唐代韩愈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译文:不必再因贬官南方而垂泪千行了,今天不是乘一叶扁舟沿湘江北上了吗?岭猿越鸟的鸣叫声,本来会使北人听了哀愁的,因为今日遇赦北归又和好友同行,似乎猿鸟声也变得可爱而使人忘掉忧愁了。 2.求一首关于写郴州苏仙岭诗词或散文踏莎行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前此,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 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 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赏析一 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 “桃源望断无寻处”。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 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 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他的《点绛唇》,诸本题作“桃源”。 词中“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 “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而“雾”、“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 而“楼台”、“津渡”,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同样被赋予了文化精神上的蕴涵,它们是精神空间的向上与超越的拓展。词人多么希望借此寻出一条通向“桃源”的秘道!然而他只有失望而已。 一“失”一“迷”,现实回报他的是这片雾笼烟锁的景象。“适彼乐土”之不能,旨在引出现实之不堪。 于是放纵的目光开始内收,逗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 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春寒料峭时节,独处客馆,念往事烟霭纷纷,瞻前景不寒而栗。 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更有杜鹃声声,催人“不如归去”,勾起旅人愁思;斜阳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 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令人生悲伤心景物于一境,即把自己的心情融入景物,创造“有我之境”。又以“可堪”二字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氛,好像他整个的身心都被吞噬在这片充斥天宇的惨淡愁云之中。 王静安先生吟诵至此,不禁挥笔题曰:“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人间词话》)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 其实不然,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 “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这是处境顺利、生活充实的人所未曾体验到的愁人心绪。 因此,“斜阳暮”三字,正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见于《荆州记》和古诗《饮马长城窟行》。 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 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 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 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没有明说。联系他在《自挽词》中所说:“一朝奇祸作,漂零至于是。” 可知他的恨,与飘零有关,他的飘零与党祸相联。在词史上,作为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正是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 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 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或以为词人“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 3.关于东江湖的好词佳句【郴州 东江湖】诗词碎片 我忆起那些句子。那么绝妙。几百年前就写就了。 山水如画。这样的景色,穿越了时空,几千几百年地静止着。美丽着。无言着。 【碎片一】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一幅什么画面呢?如梦似真,如诗如画,我应该见过,却想不起来。 好像一个碎片,一个记忆的碎片,又像一个梦里的碎片。不,不是的,应该是前世的碎片,应该是唐诗里的碎片! 近段时间我心情起伏着,如南粤的风雨,一直凄迷。广州的天灰蒙蒙的,触目之处,我看到的只是哀远与恍惚。 我很想寻找一处桃源,寻找一棵忘忧草,或者寻找一杯遗忘药,让所有的感伤与苦痛远离我。 这里真的是世外桃源。那么安静,那么祥和。在初生的日光下,静静的。 那叶扁舟,默默的停泊在浓密的树荫下,岸堤的野草经过雨水滋润,更加的可人。 倏地,一两只黄鹂从竹林掠过,我还没来得及举起相机,它们就已经没入密密的绿色竹海里。 【碎片二】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这水,浩浩荡荡,一直东去,没有尽头。长江,然后是大海。 总是爱水,爱这种柔弱的,却百折不回的势头。多少滴,才汇成这安静的湖广袤的江无垠的海? 置身于山水中,仰观宇宙之辽阔,自感不过沧海一粟。但心中,竟是欢喜的,有那点随波逐浪的意愿,想要把自己交给风。 【碎片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我原说要早起看日出。想象中,该是薄雾,凝于江面。红日,就这么淡淡的淡淡的,散下红晖。 但在很早的时候。太阳还未露脸,江面上的晨雾就已经上升到了半山腰。远山融在朦胧中。正合了这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只可惜,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碎片四】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月,如同被揉碎了一般。水面上有模糊的影子。 水中小洲上的烟雾,与碧空连接在一起。水边浪声澧澧,青苍色的水上,点缀着几处渔网。 不由得想到皇甫冉《归渡洛水》的最后一句: 谁知放歌客, 此意正悠悠。 此情此景,真适合放歌。让歌声穿越过湖面,适合那么空灵的声音,在江面上久久的回荡…… 我们开车经过,所有的人都惊呼——仙境啊仙境。 我觉得,这是整个东江湖最美的景色——雾漫小东江。 层层叠叠的雾气在江面聚集着。如梦似幻。 可惜,第二天我们开车经过时,已是太阳高照了。 雾气淡了很多。只留下薄薄的一层,纱一般地铺在江面上。 用相机强拍下最后的残雾。心中到底是不甘的。 于是和嵘姐姐说,待得秋天,满山红叶,接满金橘的时候,我们还要来。寻一家农家住着,一大早就起来,租一条小船。一叶扁舟,翩跹于如梦似幻的晨雾之间。看渔夫迎着朝阳撒网,看重暖叠翠在雾霭中若隐若现…… 不过,我不强求。毕竟,我是看过了那样的美景了。虽然只是匆匆一瞥而已。 4.“雾迷小东江”可以用什么诗句比喻1、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南北朝·阴铿《五洲夜发诗》 释义:夜里的江面在雾气的笼罩下十分宽阔,月亮在雾气中显得十分明亮。 2、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南北朝·鲍照《还都道中诗三》 释义:雾气浓厚使得整座山都是阴暗的,江水在雾气的笼罩下迷迷茫茫的。 3、洲迥风正悲,江寒雾未歇。——南北朝·鲍照《阳岐守风诗》 释义:小洲上风悲哀地鸣叫着,江上十分寒冷雾气还没有散去。 4、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隋·孙万寿《早发扬州还望乡邑诗》 释义:山上的烟雾遮盖了钟阜,水汽和雾气隐藏了江面。 5、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唐·王勃《别人四首》 释义:江上风把烟都积累到了一起,山色清幽云雾十分多。 6、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唐·王勃《别人四首》 释义:下的霜净化了天空,雾气笼罩着江面。 7、栈霜朝似雪,江雾晚成云。——唐·司空曙《送崔校书赴梓幕》 释义:客栈上的霜像雪一样,江上的雾气晚上像云一样。 8、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阴雨《唐·白居易》 释义:今天的云雾十分浓重,江水和山像隔了很远很远。 9、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唐·杜甫《雨》 释义:山中的雨没有积起泥,江上的云薄薄地积起了雾。 10、寒江浸雾月,晓角满城霜。——唐·郑巢《楚城秋夕》 释义:寒冷的江面浸满了雾,报晓的号角声吹满了整个城市的霜。 5.那首诗里面提到郴州最著名的当属秦观的 踏莎行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 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