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两人擦肩而过的诗《题都城南庄》崔护(唐代)原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译文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扩展资料:整首诗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 全诗自然浑成,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 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2.描写“朋友擦肩而过”的伤感诗句有哪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五代)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宋代)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唐代)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 ——王磐(明代) - 《朝天子·咏喇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宋代) - 《山园小梅·其一》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两汉) - 《垓下歌》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元好问(金朝) -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唐代) - 《送别》作者介绍: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在汴京卧疾而卒(宋代笔记上说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二十一岁时即参加抗金义军。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将领。作为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主要著作有《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念奴娇·赋雨岩》《一剪梅·中秋元月》《稼轩词》等。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1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王磐(约1470年~1530年),字鸿渐,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被称为南曲之冠。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 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 9首,全属南曲。著有《王西楼乐府》、《清江引·清明日出游》、《王西楼先生乐府》、《野菜谱》、《西楼律诗》等。 林逋(967年或968年─1028年),汉族,北宋诗人。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钱塘人(今浙江杭州)。 林逋出生于儒学世家,恬淡好古,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隐居于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与梅花、仙鹤作伴,称为“梅妻鹤子”。宋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 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名利,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等人齐名。 身死东城载于史书。《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 202 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元好问(1190年—1257。 3.形容两人擦肩而过的诗《题都城南庄》崔护(唐代) 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扩展资料: 整首诗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 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 全诗自然浑成,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4.求,经典的‘擦肩而过’的‘诗’一颗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 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变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席慕容 一棵开花的树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那么,我要用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席慕蓉) 前世,我频频回眸 挥别的手帕飘成一朵云 多少相思 多少离愁 终成一道水痕送我远走 今生,我寻觅前世失落的足迹 跋山涉水 走进你的眼中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 问佛:要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 佛无语,我只有频频回首 像飞蛾扑向火 可以不计后果 可以不要理由 回眸 再回眸 千次万次 你在我眼中 也在我心中 我频频回顾着 期待你的温柔 我频频回顾着 渴望长相厮守 前世 我在舟中回眸 莲叶一片一片 连成我眼中的哀愁 今生 佛成全我的思念 让我走进你的眼中 我寻觅了很久 累了 只想在你怀中停息 只想让你的手揩去我脸上的泪痕 只想让你的体温温暖我冰凉的双手 不要问我为何今生千里迢迢将你寻觅 我没有喝孟婆汤 心中牵挂着你 不要问我为何哭泣 我没有喝孟婆汤 仍记得前世离别时心底的绝望 说我喜极而泣吧 泪落在你的襟上 前世的种种哀愁开成一树繁密的丁香 我只想与你携手在树下看那一朵开成五瓣向我们预言幸福 今生我仍旧频频回望 今生我仍旧不喝孟婆汤 来世我还会千里迢迢将你寻觅 来世我还会和你手牵手寻找五瓣的丁香 5.谁帮关于擦肩而过的诗文世界上只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也许不是不曾心动,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情深缘浅,我们爱在不对的时间回首往事的时候,想起那些如流星般划过生命的爱情,我们常常会把彼此的错过归咎为缘份,其实说到底,缘份是那么虚幻抽象的一个概念,真正影响我们的,往往就是那一时三刻相遇与相爱的时机,男女之间的交往,充满了犹疑忐忑的不确定与欲言又止的矜持,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以完全改变选择的方向如果彼此出现早一点,也许就不会和另一个人十指紧扣,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点,晚到两个人在各自的爱情经历中慢慢地学会了包容与体谅,善待和妥协,也许走到一起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任性地转身,放走了爱情在你最美丽的时候,你遇见了谁?在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谁又陪在你身边?爱情到底给了你多少时间?去相遇与分离,去选择与后悔?不是不心动,不是不后悔,但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相拥,如果爱一个人而无法在一起,相爱却无法在适当的时候相遇,如果爱了,却爱在不对的时候,除了珍藏那一滴心底的泪,无言的走远,又能有什么选择?要在时间的荒野,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于千万人之中,去邂逅自己的爱人,那是太难得的缘份,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彼此不断地错过,错过杨花飘风的春,又错过了枫叶瑟索的秋,直到漫天白雪,年华不再,在一次次的心酸感叹之后,才能终于了解——即使真挚,即使亲密,即使两个人都已是心有戚戚,我们的爱,依然需要时间来成全和考验这世界有着太多的这样那样的限制与隐秘的禁忌,又有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故和身不由已的离合,一个转身,也许就已经一辈子错过,要到很多年以后,才会参透所有的争取与努力,也许还抵不过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上帝只在云端眨了一眨眼,所有的结局,就都已经完全改变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回忆的花瓣掠过心湖,泛起片片涟漪,爱不是千言万语,也不是朝朝暮暮,爱是每当午夜梦醒时,发现内心牵挂的依然是远方的你 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