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纯洁的诗句有哪些1、《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2、《爱莲说》——宋代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3、《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译文: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4、《菩提偈》——唐代惠能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译文: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5、《水调歌头》——宋代李曾伯 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 译文:镜子像月亮一样又圆又亮,冰十分的清洁,水也十分的清澈。 6、《二十四诗品》——唐代司空图 体素储洁,乘月反真。 译文:追求朴素纯洁的生活,以及返璞归真的心境。 2.描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诗句(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①,可爱者甚蕃②。 晋陶渊明独爱菊③。自李唐来④,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⑤,濯清涟而不妖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⑦,香远益清⑧,亭亭⑨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①①也;牡丹 ①②,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①③者也。 噫①④!菊之爱①⑤,陶后鲜有闻①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①⑦众矣。 注释 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②蕃(fán):多。 ③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 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⑥濯(zhuó)清涟而不妖:经过水播的。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⑦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⑧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⑨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①①隐逸者:隐居的人。 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①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①③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①④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①⑤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①⑥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 鲜,少。 ①⑦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说”,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赏析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 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 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 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 3.表达纯洁的诗句1、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 2、有的人为了寻找爱情,历经磨难。有的人在却在不经意间,品尝了爱情的果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爱情最完美的诠释,它保荐了人类最纯洁的一片空间。 3、思念有时令你灿若桃花,有时令你涓然泪下。我们不会因为知道思念令人煎熬便能阻止自己不去想念,同理,我们明知道爱情会让人受伤,但我们还是会抱有侥幸心里去爱,因为我们相信,因为我们渴望得到那些纯洁爱情的眷顾。此时,在这样的夜色里,你会想些什么? 4、上学的时光是最快乐也是最难忘的,那里有纯洁的友谊,青涩的爱情,以至于常常梦见自己还在校园漫步的情景。 5、纯洁的爱情是人生中的一种积极的因素,幸福的源泉。 6、你我相识许久!难忘是你我纯洁的爱情!可贵是永远不变的真情!高兴是能认识你!献上我最爱的红玫瑰,祝福你的生日! 4.关于纯洁的名言或句子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莎士比亚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莎士比亚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莎士比亚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莎士比亚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莎士比亚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莎士比亚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5.描写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正直高尚的诗句1、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西洲①曲(南朝乐府民歌) 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⑥彻底红⑦。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⑧。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⑨。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①〔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②〔下〕落。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③〔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鸦雏,小鸦。④〔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⑤〔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⑥〔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⑦〔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⑧〔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⑨〔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悠悠〕渺远。天海寥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 3、《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绝句漫兴(其七)(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5、采莲曲(朱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 影响: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