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树有关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 2.与土有关的诗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汉 · 曹操《龟虽寿》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唐 · 白居易《观刈麦》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先秦 · 佚名《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先秦 · 佚名《硕鼠》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唐 · 杜牧《题乌江亭》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 唐 · 李贺《将进酒·琉璃钟》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唐 · 李白《北风行》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 唐 · 高适《燕歌行》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 宋 ·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唐 ·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 唐 · 杜甫《阁夜》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 唐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 唐 · 杜甫《垂老别》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 唐 · 杜甫《垂老别》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 汉 · 蔡文姬《悲愤诗》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宋 · 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 唐 ·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 唐 · 杜甫《贫交行》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 清 · 吴伟业《圆圆曲》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 唐 · 杜甫《前出塞九首》万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 —— 唐 · 吕洞宾《五言》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 清 ·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 —— 宋 · 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 宋 ·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 3.和树有关的诗句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榕树 (杨万里)直不为楹圆不轮,斧斤亦复赦渠薪.数株连碧真成菌,一胫空肥总是筋. 岸树 (杨万里) 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不合镜中贪照影,照来照去总斜身. 4.和树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和树有关的诗句如下: 1.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佚名 释义: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2.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释义: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3.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李清照 释义: 不知是谁在窗前种下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 4.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柳永 释义: 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衰败古杨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宫中,如柳细腰女。 5.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芳树》萧衍 释义: 转眼间树木就变绿了,微风过处,散发着满树的芳香。这芳香并非一片叶子所能发出来的。 6.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芳树》李爽 释义: 春来时,千株树木都竞相发出新芽,在夏日照耀下随风摇荡。 7.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黄庭坚 释义: 站在西岸向东岸眺望,视线被如烟似雾的树林隔断,看不到江东路上走来的情人。我想只有在梦中往来相会,才不怕被江水阻拦。 8. 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赵可 释义: 霜树重重叠叠远山显得越来越小,流动的云团高高的楼阁仿佛就在林梢之上,九月九日重阳节刚刚过去。一杯菊花酒聊以**衰老的容颜。 9. 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释义: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1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 释义: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5.写两句与树木有关的诗句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萧萧:风声。愁杀:愁煞。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 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新绿色。丝绦:丝织的带子。 唐·贺知章《咏柳》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烟:雾。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唐·岑参《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须臾:一会儿。争:怎。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 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 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袅袅:纤长柔弱的样子。缲:抽茧出丝。草缕:如线的嫩草。茸茸:柔软细密的样子。 唐·白居易《天津桥》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鸭绿:指春季溪水的颜色。粼粼:清澈的样于。鹅黄:淡黄色,指嫩绿的柳条。袅袅:随风摇曳的样子。前句说绿水在春风中泛起微波;后句说嫩柳在春日中轻摇。 宋·王安石《南浦》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燃:形容极红。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 宋·吴亿《南乡子》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他日:过去。差池:参差不齐。差池春燕影:谓燕子往来交飞于春柳之间。憔悴晚烟痕:谓柳条枯槁,在暮霭中显得凄凉。两句写秋柳已失去春天时那种盎然的生机。 清·王士祯《秋柳》 橘逾淮而北为枳 淮:淮河。逾:越过。枳:亦称“枸橘”,果实肉少而味酸。 《周礼·冬官考工记》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北地无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木:树。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惊飙拂野,林无静柯 飙:暴风。柯:树枝。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南朝梁·萧纲《折杨柳》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柯:树枝。 唐·李白《上留田行》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宋·姜夔《长亭怨慢》 老树春深更著花 著花:开花。 清·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在。”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唐·王维《书事》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唐·张继《洛阳作》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 短:矮。拆:开。 唐·柳中庸《幽院早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 清 ·刘禹锡《陋室铭》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游丝:昆虫吐的长丝,因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唐·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离离:茂盛的样子。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才能:只能。没:遮没。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绿缛:繁密的绿色。葱笼:繁荣。 宋·欧阳修《秋声赋》 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一川:满地。 宋·谢逸《蝶恋花》 衰草凄凄一径通,丹枫索索满林红 索索:风吹树叶声。 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