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不做事情不知事情不容易做”的诗句有哪些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 白话译文: 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警世圣文》原名应叫《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所以它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增广贤文 2.形容一件事比较艰难但结局很美好的诗句有哪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原文: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上堂开示颂》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