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被很多事所累的诗句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译文: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译文: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4.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宋代:陆游《病起书怀》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5.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唐代:杜甫《夏夜叹》译文:唉,这乱世已令人忧伤,再加上天热烦躁身体疲惫,我不禁热切地将太平时世盼想。 2.形容做事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诗句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 译文: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要想认识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质,就得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去探索发现。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自古代的《警世贤文·勤奋篇》。 意思是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唐朝诗人颜真卿的《劝学》。 意思是:如果少年时不知道早早地勤奋学习,恐怕到年老白头时就后悔读书太迟了。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出自南宋词人陆游写的一幅劝勉联。 释义: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5、板橙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自己书斋中悬有一联,用以自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意思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说的是做学问首先要有坐十年乃至二十年冷板凳的思想准备,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3.形容喧嚣繁杂的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4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5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6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7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8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9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10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 11 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 12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13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4.形容琐碎的成语1. 【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2. 【繁文缛礼】——谓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亦比喻其他繁琐多馀的事项。 3. 【附赘悬疣】——附赘:附生于皮肤上的肉瘤;悬疣:皮肤上突起的瘊子。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4. 【连篇累牍】——累:重叠,堆积;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多为贬义) 5. 【语近词冗】——指文辞浅近,但不简练。 6.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7. 【拖泥带水】——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8. 【长篇大论】——篇:文章,篇幅;论:论述;滔滔不绝的言论。 9. 【连篇累册】——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5.形容工作非常细致的诗句古剑篇(又作宝剑篇) 唐------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 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 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沉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这是一首描写古人锻造龙泉宝剑的非常好的诗篇,选用当时认为最好的昆仑山铁矿石,用最好的工匠经过几年的时间锤练而成,连最好的工匠都赞叹不绝,然后用黄金镂饰金环,如一轮明月般熠熠闪光,用绿宝石镶嵌的剑柄如龟甲一样令人眼馋,就连剑鞘都用琉璃和玉石装饰着莲花图案。这样极品的宝剑,即使被埋没,仍然夜夜剑气冲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