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学到深夜的诗句

1.形容古人刻苦学习到深夜的诗句

1、送董元达

宋代: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译文:

读尽了诗书,你毫无腐儒的酸气;投笔从戎,跃马在西北边关。

边塞的气候恶劣,寒风凛冽,你回来时,满面皱纹,须眉已斑。

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见,你慷慨激昂,纵横议论,得到了皇上的激赏。

可惜诽谤你的人太多,难以置辩,有功难封,你流落到江南,来赏玩这里的青山。

长江滚滚东去,下有蛟龙发怒,掀起波浪;你这次乘着扁舟离去,何时才能回还?

日后我们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见,那时你必然还是牢守节操,家中只有破屋数间。

2、题邻居

唐代:于鹄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译文

偏僻的街巷里邻居很多,高兴的是跟隔壁的邻居在同一个屋檐下,蒸梨常用一个炉灶,洗菜也共用一个水池。

一同去采药,夜晚读书又共同分享同一盏灯。虽然住在城市里,我们还过着像樵父和渔父一样的乡村生活。

3、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宋代: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译文:

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名流,胸藏万卷诗书前程无比。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去当个“富民侯”才最为相宜。

4、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5、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2.形容深夜的诗句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之一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形容深夜的诗句有哪些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解释: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2.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解释: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

3.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解释: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4.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解释: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5.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解释:回忆起那个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荡漾在酒杯中。

6.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解释:半夜手牵着幼子回到院子中,冰冷的月光照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没有看到人

7.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欧阳修《晚泊岳阳》

解释:夜深了,江上的月色特别皎洁,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

8.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解释: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9.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解释: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

10.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解释:暮霭沉沉天地阔的静夜里,梨花悄悄地绽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

11.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解释:月儿明亮的夜晚星辰稀疏,乌鹊寻找依托向南而飞。绕着大树飞翔三圈,不知可以依些在那根树枝?

12.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解释: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13. 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王元鼎《凭栏人·闺怨》

解释:我一个人睡觉,夜晚的月亮圆圆的人却没有圆

14. 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解释: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15.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李贺《南园十三首》

解释:夜雾逐渐消散,一条蜿蜒于绿树丛中的羊肠小道随着天色转明而豁然开朗。

4.形容“半夜”的诗句有哪些

1、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释义:半夜永王的水军来浔阳,城里城外遍插旌旃。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释义: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3、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释义: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4、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释义: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5、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释义: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6、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

释义:什么人在半夜把山推走了?抬头看四面都是浮云,猜想是浮云干的。

7、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释义: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8、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李白《宿鰕湖》

释义:半夜里雨停了,天色大开,银河灿烂,光耀眩目。

9、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释义: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1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

5.表达深夜了还在工作的诗句有哪些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唐·颜真卿《劝学诗》。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如果少年时代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好好学习。

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出自: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出自: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4、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出自:唐·崔道融《田上》。

译文: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出自: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6.形容深夜的诗词有哪些

1.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3. 《漫成一绝》

唐代: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4. 《明月夜留别》

唐代: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5. 《夜坐》

宋代: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6. 《太湖秋夕》

唐代: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