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人正直担当的诗句

1.形容正直的诗句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黄花落尽清风瑟, 残枝枯舞月光寒。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5.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6.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7. 怨风多事吹沧海,怪雪无情扰素心。

8.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9.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10.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11.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2.赞颂一个正直的人,可以用什么诗句表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译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3.形容 担当的诗句

1、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出自唐代王维的《少年行四首》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释义: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2、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出自南北朝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释义:紧急征召的文书从边塞岗亭传来,战争爆发的消息已经传到京都。

被征召的骑兵驻扎在广武县,将兵分几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肃杀的秋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战士们的战斗豪情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手里的弓箭更加强劲了。

但敌人的战阵也精锐而坚强。天子听到敌兵气焰嚣张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亲临战场与敌人一搏。

战争十分激烈,传送军情战况的使者往来不绝。军队沿石径行进,如雁飞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过桥梁,如游鱼前后连贯。

军乐流露出汉人的情思,战士们的旌旗和铠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们冒着疾风冲锋陷阵,战场上的沙砾被扬起,随风飘荡。

因为天气寒冷,马毛都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角弓也拉不开了。但在时局危险的时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节操;天下乱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良。

战士们为回报君主之恩,都奋力拼杀,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们会成为为国牺牲的光荣的烈士。

3、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出自宋代刘过的《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释义:大堂之上谋臣开宴,边疆将士手持武器。

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具备,地理环境优越,且众志成城。“可以讨伐燕国了吗?”说:“可以。”

今日在楼台之上筹谋国政,明年建立不世之功。大家一起高唱《大风歌》,不需多日四方便来庆贺。

4、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出自宋代陆游的《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释义:用黄金、白玉装饰的宝刀,到了夜间它的光芒穿透窗户,直冲云霄。大丈夫五十岁了还没有在沙场立功,手提战刀迎风独立傲视天下。

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羞耻于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

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远处的终南山顶山石嶙峋、白雪耀眼。啊,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最后也一定能报仇灭秦。

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出自唐代岑参的《送人赴安西》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释义:跨上英俊的战马宝刀佩在身边,策马翩翩地飞驰翻越陇山之颠。

自小衷心地希望献身国家危难,哪把高官与厚禄耿耿挂于心间。置身于万里之外乡情化为梦境,眼望那边地明月激起阵阵怀恋。

祝愿亲爱的战友早早扫清顽敌,边庭无事早归来切莫再经秋天!6、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出自明代戚继光的《望阙台》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释义: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

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4.赞颂一个正直的人可以用诗句

最属于谦的《咏石灰》,正文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以上供参考。

5.形容正直 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山中有直树,世上有直人.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不怕雷打,树大不怕桠杈.

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

神正不怕香炉歪,树直不怕月影斜.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