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流砥柱"是一句成语吗,哪位领导提过这样的词成语:中流砥柱 (拼音:zhōng liú dǐ zhù)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意思: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成语:中流砥柱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意思: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成语:砥柱中流 意思:砥柱山屹立在黄河急流之中.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砥柱 (明)都穆 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2],即此.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3],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乙卯,知州事颜君如环命州学生熊釜、张崇勉从予,离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门集津.三门者[4],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门人门.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滥,禹遂凿之为三.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名之曰鬼,宜矣.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周数丈.相传上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蔡氏《书传》以三门为砥柱[5],《州志》亦谓砥柱即三门山:皆未尝亲临其地,故谬误若此.又按《隋书》载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数十里.砥柱,今屹然中流,上无土木,而河之广仅如三门,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数十里之远?盖距河两岸皆山,意者当时或崩,人遂以为砥柱,而史氏书之也[6].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以哉!注释:[1]砥柱:一名底柱,在今河南省陕县北,山西省平陆县东南.特立黄河中,其形如柱,即所谓“中流砥柱”.。 2.央行支付,中流砥柱为题的诗歌征集中华成语大词典 中流砥柱 【拼音】:zhōng liú dǐ zhù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示例】: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倾。 ★明·丁鹤年《自咏》 【近义词】:砥柱中流、擎天柱石 【反义词】:随波逐流 【歇后语】:三门峡的石峰 【语法】:作定语、宾语;指中心人物 【英文】:a tower of strength 【日文】:柱石(ちゅうせき),大黒柱(だいこくばしら) 【成语故事】:上古时代,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中,影响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时把两边的河道凿宽,这样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急流之中。三门峡分人门、神门及鬼门,其中鬼门最险,而砥柱却巍然屹立在急流中 3.中流砥柱是什么成语中流砥柱 【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 【解释】: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举例造句】: 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 ★明·丁鹤年《自咏》 【近义词】: 砥柱中流、擎天柱石 【反义词】: 随波逐流 【歇后语】: 三门峡的石峰 【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中心人物 4.写成语,中流砥柱,写个带中的成语目中无人、 美中不足、 古今中外、 管中窥豹、 中流砥柱、 雪中送炭、 驰名中外、 中西合璧、 空中楼阁、 秀外慧中、 火中取栗、 如日中天、 强中更有强中手、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无中生有、 个中滋味、 一语中的、 逐鹿中原、 从中作梗、 乐在其中、 中庸之道、 人中之龙、 外强中干、 粗中有细、 女大不中留、 中道而废、 水中捞月、 急中生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