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中药名的诗句唐.张籍《答鄱阳客药名诗》: 江皋岁暮相逢地, 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 心中万事喜君知。 (含有四种中药) 北宋.黄庭坚《荆中即事八首之一》: 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 牵牛避洗耳,卧着桂枝阴。 雨如覆盆来,平地没牛漆。 回望我夷陵,天南星斗湿。 千里及归鸿,半天河影东。 家人森户外,笑拥白头翁。 使君子百姓,请雨不旋覆。 守田意饱满,高壁挂龙骨。 (含有十一种中药) 2.含有中药名的诗句有哪些1. 《静夜思》[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2. 《怀旧事》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3. 《古出塞》 天雄志远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 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 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 4. 《定风波》其一 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馀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堤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5. 《定风波》其二 辛弃疾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 3.有关中药的诗句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4.关于中草药的诗词1、药圃无凡草 唐 朱庆馀 《赠陈逸人》 2、药出山来为小草 宋 陆游 《涧松》 3、寻草烧茅烹药柜 宋 白玉蟾 《万法归一歌》 4、寸草曾收药笼功 宋 陈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烧金药 宋 方回 《隐者》 6、烧药炉存草亦灵 宋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将瑶草充大药 宋 胡寅 《和诸友春雪》 8、是草皆为药 宋 释文珦 《幽栖》 9、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0、草侵药种多难辨 宋 王之道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11、长生瑶草成丹药 宋 王镃 《山居即事》 12、药收阳地草 宋 翁卷 《寄沈洞主》 13、药苗如草长 宋 徐照 《题丁少瞻林园》 14、药署深严才草诏 宋 杨亿 《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犹拈药 明 阮汉闻 《示弟》 16、药多前代草 明 童佩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17、草香千品药 明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5.关于中药的诗词1、关于李时珍跋山涉水而编了本草纲目用“跋涉无数穷山深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形容。 2、转贴一篇文章,供你参考:简录《本草纲目》中的诗歌(作者不详)笔者近来阅读《本草纲目》时,发现李时珍不仅是一位注重实践具有革新思想的杰出医药学家,而且还是一位诗歌爱好者。在他编著《本草纲目》时,曾引据了古今经史书四百四十种,其中包括不少著名诗人的诗集,如《王维诗集》、《东坡诗集》、《刘禹锡集》、《陆放翁集》、《梅尧臣诗集》等,以增加可读性,现摘录如下:李时珍曰:“原生江南,叶似鸭脚。 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梅尧臣诗:‘鸭脚类缘李,其名因叶高。’欧阳修诗:‘绛囊初入贡,银杏贵中州。 ’”梅尧臣和欧阳修都是宋代著名诗人,编录他两人的诗句,显得对银杏的记述更加贴切、真实。“僧房药树依寒井,并有清泉药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这是《本草纲目》“枸杞篇”所编录刘禹锡的枸杞诗,详细描述了枸杞的外观及药用作用。 刘禹锡是唐代诗人,又颇通医药,著有“传信方”。王维是唐代才华横溢的诗人。 李时珍对他的诗引录最多,曾3次记载于《本草纲目》中。其一在“百合篇”,李时珍曰:“按王维诗云:‘冥搜到百合,真使当熏肉。 果堪止泪无,欲纵望江目。’盖取本草止涕泪之说。” 其二在“樱桃篇”,云:“礼记仲春,天子以含桃荐宗庙即此,故王维诗:‘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干御苑鸟衔残。’”其三也在“樱桃篇”,李时珍曰:“王维诗云:‘饱食不须愁内热,六官还有蔗浆寒。 ’盖谓寒物同食,犹可解其热也。”“大叶耸长耳,一枝堪满盘。 荔枝分与核,金橘却无酸。”这是《本草纲目》“枇杷篇”中编录的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枇杷诗”。 李时珍在诗后还说:“颇尽其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