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头发越来越少的诗句

1.形容头发的诗词都有什么

1.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

4.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5.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杜荀鹤 《山中寡妇》

6.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陈与义《伤春·庙堂无计可》

7.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8.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9. 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舵前。——王谌《渔父词/渔父》

10.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诗词释义:

1. 高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雪白。

2.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3.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4.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5. 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

6. 我这孤臣忧虑国事愁白了头发,又适逢春天繁花吐艳,更叫人触景伤情。

7.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8. 白头发越挠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9. 头发乱糟糟的,云髻都歪了,喜欢把长着花的树枝立在船舵前。

10.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2.形容头发的诗词都有什么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白居易《长恨歌》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 杜荀鹤 《山中寡妇》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陈与义《伤春·庙堂无计可》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头发乱,髻鬟偏。

爱把花枝立舵前。——王谌《渔父词/渔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诗词释义: 高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雪白。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

我这孤臣忧虑国事愁白了头发,又适逢春天繁花吐艳,更叫人触景伤情。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白头发越挠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头发乱糟糟的,云髻都歪了,喜欢把长着花的树枝立在船舵前。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3.形容人头发少的成语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稀稀拉拉、寥寥可数、廖若星辰

1、寥寥无几

读音:liáo liáo wú jǐ

解释: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做诗赋的也寥寥无几。”

白话释义:连做诗词歌赋的也没有几个人。

2、屈指可数

读音:qū zhǐ kě shǔ

解释: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屈指数日怜婴孩。”

白话释义:可怜的孩童扳着手指头数着日子。

3、稀稀拉拉

读音:xī xi lā lā

解释:犹言零零落落。稀疏的样子。

出处: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一:“先是一道立闪,跟着一声炸雷;炸雷那隆隆的余音还没消逝尽,稀稀拉拉的大雨点子就落开了。”

4、寥寥可数

读音: liáo liáo kě shǔ

解释: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出处: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寥寥一犬吠桃源。”

白话释义:只有一只狗在桃园里叫。

5、廖若星辰

读音: liào ruò xīng chén

解释:指为数极少。

出处:南朝·齐谢眺《京路夜发》:“晓星正寥落。”

白话释义:早上的星光正在慢慢消失。

4.形容人越来越少的成语

原发布者:zhanheow1175

形容少的成语 1、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2、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3、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4、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5、见所未见: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6、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7、一星半点:星:细碎的。形容极少。 8、一分一毫:形容很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寥若晨星:寥:稀疏。若:好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1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12、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13、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14、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15、绝无仅有:极其少有。形容非常少有。 16、旷古未有: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17、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18、一丝一毫:毫:十分之一厘;丝:十分之一毫。一点点儿,形容极小或极少。 19、少之又少:形容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20、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21、微乎其微:微:小。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2、沧海一粟:沧海

5.形容头发的诗句

无题 李商隐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经古行宫 杜牧

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环空断肠。

长恨歌 白居易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恃宠 曹邺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河湟 杜牧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赠溪翁 王建

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

伤春 陈与义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北来人 刘克庄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南歌子 温庭筠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菩萨蛮 冯延巳

玉筝弹未彻,凤髻鸾钗脱。

菩萨蛮 冯延巳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山坡羊 王实甫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香闺一觉伤春睡。

6.形容最长的头发的诗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秋浦歌》。

古诗全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释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

扩展资料

诗句赏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不仅理想得不到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所以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白发三千丈

7.形容次数越来越少的成语

所剩无几

【解释】: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好在所剩无几,待我念完,诸位才女再去慢慢参详,或者得其梗概,也未可知。”

译文:喜欢在所剩不多,等我念完,众位才女再去慢慢参详,有人找到它的梗概,也不知道。

【用法】所剩无几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结构】主谓式成语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寥寥无几

【解释】: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做诗赋的也寥寥无几。”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寥如晨星、大有人在、屈指一算、寥寥可数、不可多得、凤毛麟角、九牛一毛、百里挑一、寥若晨星、三三两两、屈指可数

2、寥若晨星

【解释】:寥:稀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出自】:南朝·齐谢朓《京路夜发》:“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映漭。”

译文:亮星正冷落,晨光复映漭。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物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