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家庭美满幸福的古诗1.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 一作:梁上)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2.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3.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4.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5.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 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 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2.描写家庭幸福的成语有其乐融融、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父慈子孝等。 1、其乐融融 其乐融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í lè róng róng,意思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意思是: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自在! 2、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汉语成语,拼音是xiāng jìng rú bīn,意思是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 出自《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敬,相待如宾。” 意思是:敬就是互相敬爱。 3、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ǔ àn qí méi,表示尊敬,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意思是:在梁鸿跟前从不仰视,总是把装满食物的托盘高举到眉毛处,恭敬的侍奉梁鸿。 4、夫唱妇随 夫唱妇随,读音fū chàng fù suí,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原指封建社会认为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 出自《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倡,妇者随。” 意思是:天下的道理就是丈夫做什么妻子就得跟随。 5、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汉语成语,拼音fù cí zǐ xiào,意思是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则对父母孝顺。 出自《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意思是: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