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差距”的诗句有哪些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2.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徽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 《迢迢牵牛星》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8.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0.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形容人与人之间差距大的古诗词1.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2.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3.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4.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5.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7.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9.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10.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11.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详解:1.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出处:《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释义: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2.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出处:《送东阳马生序》宋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 3.描写差距的诗句物质上的差距: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 境界上的差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人生若想有所成,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4.描写差距的诗句物质上的差距: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 境界上的差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人生若想有所成,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5.有没有什么形容人与人之间差距很大的诗句1.思想上的差距: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2.物质上的差距: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3.境界上的差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人生若想有所成,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6.形容学习的诗句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勤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惜时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陈师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岁去弦吐箭 --孟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萧绎 劝导学生努力学习的格言: 千言万语,从头学起 立下大志,能办大事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写作没有巧,多看多思考 刀越磨越亮,文越写越好。 要想写得好,必须肯动脑。 笔杆没多重,不写拿不动。 写作如绣花,认真不出差。 少而不学,老而不识。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刀怕没钢,人怕没志。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7.有哪些形容学习收获的诗句和名言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7、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8、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4、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5、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16、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