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要居安思危的诗句

1.防微杜渐 居安思危含意的诗句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2.关于“居安思危”的现代诗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摘自旧唐书 列传 卷七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 魏徵)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分析: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魏征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作用.

3.求“居安思危”成语意思相近的诗句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可理解为,人一直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

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要戒掉奢侈的要节俭的生活。

4、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

政者在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在生存的时候不要忘记灭亡,在国家大治的时候不要忘记发生动乱的可能性。

5、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因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明智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早早预见,聪明的人在无形中就能避开灾祸。祸害的原因大多隐藏在隐秘微小的地方,并且在人们所忽视的地方发生。

4.有形容不骄不躁,居安思危的古语吗

1、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简文帝

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

3、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因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居安思危出处句子/link?url=fc2LkoDFFFqjMTBj9bATftlKdisnZz62xtNJkE3qwkTyPFOCo7WOgCFxfCud1uvaqxuclH1Y_x0fbK8vKwFUBSIy-XzeaAc_MdR9TnTH3n_

5.有哪些关于“居安思危”的古文

原文: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

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翻译: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

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上:皇帝,此指唐太宗李世民。

将护:护理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傥(tǎng):同“倘”,倘若 。

遽(jù):迅速。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四夷:指唐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希:通“稀”,罕见。

谏:劝阻。争:争辩。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