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人很有实力,很有能力的诗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卧虎藏龙 虎踞龙盘 雄才大略 厚积薄发 才高八斗 真才实学 踔绝之能 国士无双 文韬武略 大才盘盘 莫测高深 老谋深算 被褐怀玉 文武双全 胸中甲兵 人中骐骥 见多识广 身经百战 诗句: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形容有一身本领却不受重用的诗句形容“有一身本领却不受重用”的诗句有: 1.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2. 英雄无用武之地。 3.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5.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魏晋·左思《咏史》 意思是:自己有凌云志,万丈才,抱负宏伟,可惜却一生怀才不遇。 6. 英雄无用武之地。——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5《诸葛亮传》意思是: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7.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意思是:千里马是指有才学的人,伯乐是指能发现才学的人 也就是说人才常有,而能发现人才的人不多。 8.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意思是:在当时因为皇帝心思根本不在求贤上,所以有才能的人根本得不到重用。 3.形容人很有能力的成语1. 材德兼备 【拼音】 cái dé jiān bèi 【解释】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出处】《禅真逸史》前言:“路上为民除害,以武艺高强、材德兼备,[林时茂]被荐为建康宝刹妙相寺副住持。” 2. 聪明能干 【拼音】cōng míng néng gàn 【解释】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又有能力会做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圣人说,人生少时,心思才力,样样聪明能干,实在是可怕的。” 3. 谋事在人 【拼音】móu shì zài rén 【解释】谋:谋划,安排。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4. 善文能武 【拼音】shàn wén néng wǔ 【解释】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5. 知人之术 【拼音】zhī rén zhī shù 【解释】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能力。 【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篇》:“即屈轶已自生于庭之末,佞人来辄指知之,则舜何难于知佞人,而使皋陶陈知人之术?” 6. 攻无不克 【读音】gōng wú bù kè 【解释】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也比喻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百战百胜。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7. 能谋善断 【读音】néng móu shàn duàn 【解释】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出处】晋·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8. 驾轻就熟 【读音】 jià qīng jiù shú 【解释】驾:赶马车;轻:轻便的车;就:走上;熟:熟悉的道路。赶着轻车去走熟路。比喻承担熟悉、轻松的事。 【出处】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王良、造父,古代两个善于驾车的人。) 9. 伏虎降龙 【读音】fú hǔ xiáng lóng 【解释】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出处】南朝·梁·慧皎《梁高僧传》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龙。” 10. 博学多才 【读音】 bó xué duō cái 【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 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