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可以形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诗句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战国·屈原《离骚》。 译文: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出自: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出自:汉代·佚名《汉乐府·长歌行》。 译文: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4、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出自:清·纳兰性德《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译文:眺望远方,视线落处,凉云冷雨,故园遥不可及,更在远方的远方。 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出自: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2.形容书信的诗句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3.形容一个人走了很久却难以忘却的词句香风抚过花不知,炙情焚过爱未识。最是伤心不逢时,钟情已过爱未识。最是伤心不逢时,钟情已成旧时歌。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所来兮何所终。 昨日种种,似水无痕。今夕何兮,君已陌路。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形容“书信”的诗句有哪些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释义:战争时期,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2.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应是月满时 ,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 3.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猎骑》。 释义:君不要射从南边飞来的大雁,万一大雁带着家书,收信的人就收不到了。 4.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端州江亭得家书》。 释义:拆开信封看看有什么喜事,虽然只有几行字,但是家书的分量也比千两黄金重。 5.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出自汉代无名氏的《饮马长城窟行》。 释义:叫小二开始煮鲤鱼,发现鱼的肚子里有封书信。 6.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 释义:洛阳城里已经刮起了秋风,想要写封家书表达思念。 7.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得家书》 释义:凭借游子送去书信,回信的时候带回来家书一封。 8.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蝶恋花》。 释义:想把自己的感情写在尺素上传给心爱的人,可是大雁飞在上空,而鱼沉在水底,最终都是不了了之罢了。 9.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出自宋代词人陆游的《渔家傲》。 释义: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一封家书写满纸。 10.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出自明代诗人袁凯的《京师得家书》。 释义: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1. 书信是以前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 2. 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但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书信的格式变得多种多样,不再拘泥于原有经典格式,有些甚至没有对象,即没有受体的说教议论性书信。 3. 书信中称呼父母的尊称: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4. 书信中称呼长辈的尊称: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5. 书信中称呼师长的尊称: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6. 书信中称呼平辈的尊称: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7. 书信中称呼同学的尊称:砚右、文几、台鉴。 8. 书信中称呼晚辈时的尊称:如唔、如面、如握、青览。 9. 书信中称呼女性的尊称: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5.形容行走的诗句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6.古代表达书信寄的慢的诗句有哪些《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饮马长城窟》 ——汉·作者不详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治 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 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形容时间过快的诗句1、人在光阴似箭流。 ——唐·罗邺《叹别》原文:北来南去几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直待江山尽无路,始因抛得别离愁。 2、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唐·白居易《和春深》原文:何处春深好,春深迁客家。 一杯寒食酒,万里故园花。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 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3、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唐·白居易《秋晚》原文: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 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4、流水光阴急,浮云富贵迟。——唐·白居易《六十拜河南尹》原文:六十河南尹,前途足可知。 老应无处避,病不与人期。幸遇芳菲日,犹富强健时。 万金何假藉,一盏莫推辞。流水光阴急,浮云富贵迟。 人间苦无酒,尽合鬓成丝。5、老嗟去日光阴促,病觉今年昼夜长。 ——唐·元稹《送卢戡》原文: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老嗟去日光阴促,病觉今年昼夜长。 顾我亲情皆远道,念君兄弟欲他乡。红旗满眼襄州路,此别泪流千万行。 6、浮生已问空王了,箭急光阴一任催。——唐·齐己《静院》原文:花院相重点破苔,谁心肯此话心灰。 好风时傍疏篁起,幽鸟晚从何处来。笔砚兴狂师沈谢,香灯魂断忆宗雷。 浮生已问空王了,箭急光阴一任催。7、百岁光阴如梦断。 ——宋·吴潜《贺新郎》原文:扑尽征衫气。小夷犹、尊罍杖履,踏开花事。 邂逅山翁行乐处,何似乌衣旧里。叹芳草、舞台歌地。 百岁光阴如梦断,算古今、兴废都如此。何用洒,儿曹泪。 江南自有渔樵队。想家山、猿愁鹤怨,问人归未。 寄语寒梅休放尽,留取三花两蕊。待老子、领些春意。 皎皎风流心自许,尽何妨、瘦影横斜水。烦翠羽,伴醒醉。 8、光阴,驹过隙,髭髯如戟,容易成丝。——宋·洪适《满庭芳》原文:春入花畦,雪迷筠坞,柳梢未肯低眉。 泥深路滑,车马往来稀。平地琼琚盈尺,冰冻解、檐水如池。 皇华喜,增添泉货,不铸尚方彝。光阴,驹过隙,髭髯如戟,容易成丝。 把诗盟长讲,酒病休治。两两垂螺舞彻,藏羌管、人已潜知。 樯乌转,钱流地上,褒诏便刊碑。9、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 ——宋·刘过《念奴娇》原文:并肩楼上,小阑干、犹记年时凭处。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 鹊去桥空,燕飞钗在,不见穿针女。老怀凄断,夜凉知共谁诉。 不管天上人间,秋期月影,两处相思苦。闲揭纱窗人未寝,泪眼不曾晴雨。 花落莲汀,叶喧梧井,孤雁应为侣。浩歌而已,一杯长记时序。 10、千古光阴一霎时。——宋·辛弃疾《卜算子饮酒败德》原文:盗跖傥名丘,孔子还名跖。 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 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11、百岁光阴难挽,一笑欢娱易失,莫惜酒盈卮。 ——宋·赵师侠《水调歌头》原文:韶华能几许,节物叹推移。群花兢芳争艳,无奈隙驹驰。 红紫随风何处,唯有抟枝新绿,暗逐雨摧肥。乔木莺初啭,深院燕交飞。 渐清和,微扇暑,日迟迟。新荷泛水摇漾,萍藻弄晴漪。 百岁光阴难挽,一笑欢娱易失,莫惜酒盈卮。无计留连住,还是送春归。 12、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宋·戴复古《贺新郎》原文:忆把金罍酒。 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 但东望、故人翘首。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 天下事,公知否。钱塘风月西湖柳。 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唤起东山丘壑梦,莫惜风霜老手。 要整顿、封疆如旧。早晚枢庭开幕府,是英雄、尽为公奔走。 看金印,大如斗。13、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宋·苏轼《行香子》原文:昨夜霜风。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锺。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14、百岁光阴弹指过。——宋·蒲寿宬《贺新郎》原文:铁笛穿花去。 问长安、市上生涯,而今何似。破帽青衫尘满面。 不识何人共语。且面壁、听风雨。 惟我虚中元识破,笑人间、日月无停杼。名与利,莫轻许。 人生穷达皆天铸。试灯前、为问灵龟,劝君休怒。 心肯命通元有数,何幸知音记取。季主也、应留得住。 百岁光阴弹指过,算伯夷、盗跖俱尘土。心一寸,人千古。 15、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宋·方千里《西平乐》原文:倦踏征尘,厌驱匹马,凝望故国犹赊。 孤馆今宵,乱山何许,平林漠漠烟遮。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霜风败苇惊沙。 无奈轻离易别,千里意,制泪独长嗟。绮窗人远,青门信杳,叙影何时,重见云斜。 空怨忆、吹箫韵曲,旋锦回文,想像宫商蠹损,机杼生尘,谁为新装晕素华。那信自怜,悠扬梦蝶,浮没书鳞,纵有心情,尽为相思,争如傍早归家。 16、过隙光阴还自催。——宋·张纲《浣溪沙》原文:过隙光阴还自催。 生朝又送一年来。宴堂深处强追陪。 眼眩岂堪花里笑,眉攒聊向酒边开。与君同醉莫辞杯。 17、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元·马致远《双调》原文: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