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南京朝天宫有关诗句

1.关于南京的诗句有哪些

南京是历代文人墨客怀古之地,众多著名文人在南京留下了经典佳句。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京作为当时的都城,许多文人已在此留下名句,以谢朓的《入朝曲》最为著名。 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唐代,是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王昌龄能在名家如林的盛唐赢得“诗家天子”称号,是何等不易!王昌龄别称“王江宁”,史载他是江宁(即南京)人,至少在他四十岁左右曾经做过七八年江宁县丞。

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描绘江南绮丽风光的诗歌,诸如《芙蓉楼送辛渐》、《采莲曲》等,是诗史上难得的佳制。 “诗仙”李白一生中曾多次来金陵游历或暂住。

第一次是他出蜀后不久,诗人年方二十六岁。最后一次是他被流放夜郎之后,途中遇赦回来,往返于金陵、当涂一带。

不久,病逝于当涂。李白在金陵留下了不少佳作,其中《登金陵凤凰台》、《长干行》脍炙人口。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诗圣”杜甫也曾来金陵。凤凰台附近的一条小巷金粟庵,就得名于杜甫的诗作。

杜甫二十几岁时漫游金陵,遍访名胜古迹。他最难忘怀的是作为瓦官寺三绝之一的顾恺之大型壁画“维摩诘居士像”。

他的友人江宁许八见他如此钟爱此画,就送给他一份此画的临摹本。杜甫写了一首五言长律《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于许生处乞瓦官寺维摩图样。

志诸篇末》。后来金陵人根据杜甫诗意,建金粟庵,并把附近的一条小巷叫作金粟庵。

唐代还有许多诗人咏过金陵。诗人崔颢游览了长干里、横塘。

写下了两首《长干曲》。此曲接近民歌,淳朴生动,一如口语:“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九江:泛指长江水系) 诗人韦庄的《台城》也是历来公认的佳作:“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刘禹锡写《金陵五题》,其中《石头城》和《乌衣巷》影响最大。

石头城 乌衣巷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也在金陵留下名篇。他的《泊秦淮》写道: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凄迷的景色与淡淡的哀愁,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另一首《江南春》绝句描写了南朝佛寺之盛: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李商隐的诗涉及南京的有《咏史》、《南朝》等。 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南朝》一诗则揭露了统治阶级沉缅女色、骄奢淫逸以致亡国灭身:“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敌国军营漂木秭,前朝神庙锁烟禖。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宋代诗人对金陵也非常注目,在众多诗人中,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与金陵的关系最为密切,写了不少咏史诗和风景诗。他写金陵的词也很有特色。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首历来最为人称道,叹为绝唱。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北宋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近四十岁时任溧水县令(溧水县属南京),受到当地百姓的称颂。他在这期间,颇多诗词佳作,其中以《西河·金陵怀古》最著名。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也曾三次来到当时称为建康的南京,留下优秀诗篇。1178年,五十五岁的陆游登上了建康赏心亭,不禁浮想联翩。

想当年孝宗与金人议和,自己曾上书朝廷,主张迁都建康、以待恢复。今日又到建康,触景生情,写下了七律《登赏心亭》:“……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泪已流。” 南宋另一著名诗人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齐名,并称“南宋四家”。

其诗自成一家,时称“杨诚斋体”。绍熙二年(1191年),杨万里到建康任职(江东转运副使)两年,写下了不少赞美山水园林、风土人情的诗篇。

“金陵六月晓犹寒,近北天时较少喧。打尽来禽那待熟,半开萱草已。

2.关于南京的诗句有哪些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长干,本古金陵里巷,居民多从事商业活动。其地在今南京城南。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高楼,指西楼。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

覆舟山,即今南京九华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登陵凤凰台》):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刘禹锡《金陵怀古》):据《金陵记》说,冶城,位于金陵府治西北,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征虏亭,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北。

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石头城》):“故国”即指金陵,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200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乌衣巷在夫子庙西南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3.关于“南京”的诗句有哪些

1. 《金陵怀古》

唐代: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2. 《重题》

唐代:李德裕

晚日临寒渚,微风发棹讴。凤池波自阔,鱼水运难留。

亭古思宏栋,川长忆夜舟。想公高世志,只似冶城游。

3. 《题金陵渡》

唐代: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4. 《金陵新亭》

唐代: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5. 《送王司马赴润州》

唐代:郎士元

暂屈文为吏,聊将禄代耕。金陵且不远,山水复多名。

楚塞因高出,寒潮入夜生。离心逐春草,直到建康城。

4.关于南京的诗(整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年代】:唐 【作者】: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长干行》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年代】:唐 【作者】: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长干行》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登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天宝年间被权贵小人排挤后,心情十分沉闷,失意之下离开了朝庭所在地长安,在游玩金陵(现在的南京)的凤凰台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自然奇巧的咏史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仙的大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 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 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 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长干,本古金陵里巷,居民多从事商业活动。其地在今南京城南。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高楼,指西楼。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

覆舟山,即今南京九华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登陵凤凰台》):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刘禹锡《金陵怀古》):据《金陵记》说,冶城,位于金陵府治西北,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征虏亭,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北。

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石头城》):“故国”即指金陵,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200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乌衣巷在夫子庙西南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5.与石头城有关的诗句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长干,本古金陵里巷,居民多从事商业活动。其地在今南京城南。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高楼,指西楼。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覆舟山,即今南京九华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陵凤凰台》):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刘禹锡《金陵怀古》):据《金陵记》说,冶城,位于金陵府治西北,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征虏亭,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北。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故国”即指金陵,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200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乌衣巷在夫子庙西南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6.朝天宫参观记作文

在这个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天气里,我有幸和妈妈一起去了朝天宫。

朝天宫坐落在我们南京的莫愁路。它不仅是我国AAAA级的旅游景点,更是我国历史的古老象征。

步入景区,往前一直走,再向左看,我们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楼上挂着的一个“棂星门”的牌匾,棂星门是座文庙大门,为四柱三间牌坊,宽15.5米。在棂星门脚下的是三座“滑梯”,据说在当年,那些滑梯还被济公滑过。

滑梯的左右都各有一尊石狮,它们为清朝所建,有着古老的历史。走进棂星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尊孔子行教像,孔子手中拿着一卷书,双眼紧盯着那卷书。

也许正是因为孔子十分喜爱读书,所以才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学问家的吧。再往左右两边看,那儿到处都是一些买古董的商人。

他们四处吆喝,引来了一群群购买者。正是因为朝天宫既有着悠久的古老历史、又有着优美的景色,所以它才能吸引海内外的许多游客们。

走出棂星门,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一朵朵白里透红的梅花,梅花树开得到处都是,那淡淡的梅花香扑鼻而来。梅花的开放正是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朝天宫广场的四周到处都能看得到树木,它们把整个朝天宫都包围了。真像一座绿色的宫殿!再一直向前走,就能看到朝天宫广场了,放眼望去,那里简直是人山人海,座无隙地;孩子们的欢笑声走到哪儿都能听得见。

这座别具特色的广场不仅吸引了我们,而且还吸引了外国游客,你瞧,那位金发女郎正在“咔嚓咔嚓”地到处拍照呢!朝天宫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听人说:“来到北京不看故宫就相当于没有来过北京!”那么我想说:来到南京不看朝天宫就相当于没有来过南京。

7.唐诗中有多少咏南京的诗啊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没有到过南京,但他有五首赋咏南京的诗。

南京是六朝故都,江东繁华之地。到刘禹锡的时代,这个城市已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了,它已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

有人写了五首关于南京的诗:《金陵五题》,刘禹锡有感于这个废弃了的故都,也和作了五首。这里我选录了二首。

“山围故国”二句是白居易极为赞赏的,认为是“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的佳句。这个故国空城,现在只被山围潮打,不必说出寂寞,已写出了它的寂寞。

到了夜晚,城里有些什么?还象当年一样的有灯火楼台、清歌妙舞、彻夜热闹吗?没有了。有的只是当年的明月,还在从女墙上照连城来。

诗人说“过女墙来”,这是城里人的语气。夜深了,惟有旧时月色,还象当年一样地照进城来。

可知这是一个“空城”。淮水是指秦淮河,不是淮河。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是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六朝豪门大族的聚居地点。刘禹锡想象中来到这里一看,只见桥边野草开花,巷口夕阳斜照。

当年在王、谢家厅堂前结窝栖宿的燕子,倒也还在,不过它们现在已飞到普通老百姓家里去了。 两首诗都用“旧时”,今昔盛衰的对比就明白了。

旧时月色,所照临的是什么?诗人没有说。旧时的燕子,当年曾飞入王、谢家的堂前,而现在的燕子则飞入了寻常百姓的屋里。

前者是含蓄的对比,后者是正面叙述的对比。 唐人绝句,一般说来,都不难理解。

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例如王之涣的“黄河直上白云间”、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人人都爱读,人人都以为好,可见人人都懂得。其实不然,即使是一首二十八字的七言绝句,各人的理解也不会完全一样。

现在选讲刘禹锡这两首诗,我打算以《乌衣巷》这首诗来作例子,搜集宋元以来许多人的解说,看看各人的理解有多少差距。 宋人蔡梦弼的《草堂诗话》和蔡正孙的《诗林广记》都引用了刘斧的小说《青琐摭遗》,来说明这首诗的本事:“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

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乌衣国也。

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其家。

有二燕栖粱上,榭以手招之,飞至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其尾曰:“误到华胥国里来,玉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

'来春,燕又飞来榭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真数’合,如今暌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至来岁,燕竟不至。

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刘禹锡有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

这是一个毫无历史知识的妄人胡诌出来的故事。他把王、谢改为王榭,作为一个人的姓名。

又把乌衣说成是乌衣国,而乌衣又是燕子的别名。最后又引了刘禹锡这首诗,仿佛以为刘禹锡这首诗所咏的就是这个故事。

幸而这个故事编得太离奇了,稍有历史知识的读者不会受其欺哄,因而它没有给后世留下影响。 “世异时殊,人更物换,岂特功名富贵不可见,其高名甲第,百无一存,变为寻常百姓之家。

……朱雀桥边之花草如旧时之花草,乌衣巷口之夕阳如旧时之夕阳,惟功臣王、谢之第宅今皆变为寻常百姓之室庐矣。乃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风人遗韵。”这是宋人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中的评语。

“此叹金陵之废也。朱雀、乌衣,并佳丽之地,今惟野花夕阳,岂复有王、谢堂乎!不言王、谢堂为百姓家,而借言于燕,正诗人托兴玄妙处。

后人以小说荒唐之言解之,便索然无味矣。”这是明人唐汝询《唐诗解》的解释。

他以为王、谢住宅,依然存在,不过已为寻常百姓所居,燕子虽然还是飞来栖止,但已不是飞入王、谢堂前,而是飞入寻常百姓之家了。“小说荒唐之言”,即指刘斧的《青琐摭遗》。

对于这一解释,吴昌祺的《删订唐诗解》批了一句:“此解最是胜叠山(即谢枋得)。”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批云:“言王、谢家成民居耳,用笔巧妙,此唐人三昧也。”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以上诸家的解释,互有同异。

谢解以为王、谢第宅已百无一存,旧时燕子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人家。唐、沈二家以为王、谢第宅犹在,但已为寻常百姓所居。

施氏之意,以为王、谢家已经式徽,但还住在这屋子里。燕子虽然仍入此堂,可是此堂已不属于豪门大族,而沦为一寻常百姓的住宅了。

一般人读此诗,对这第三、四句,从来不深入分析。总的体会,都以为作者借燕子来反映南京的盛衰。

至于诗人笔下的那些燕子,到底是飞来原处呢,还是飞到别的屋子里,也没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谢枋得的讲法,还是一般读者所理解的。

自从唐汝询指出了此诗的“托兴玄妙处”,于是许多人若有所悟,觉得这是诗人的曲笔。原来这些燕子,今天飞进去的老百姓的堂屋,仍是从前王、谢家的堂屋。

诗句“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能讲作“飞到别处去了”。三百年来,许多人都以。

8.《石头城》的诗句大意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这句说: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句意思是说:潮水拍打著「空城」,虽有巨响,却显得分外凄凉,便又寂寞地退去了。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著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一个「还」字,意味深长。但这首诗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感慨深沈,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读之怆然。

诗人的好友白居易对这首诗曾叹赏不已,当读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时,不禁赞叹道:「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可见其感动之深和评价之高。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