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晚看又看见白天的景色,怎么表达或诗句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汗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站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书所见 叶绍翁 (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描写夜晚景色的诗句《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前两句抓住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栏目:唐诗鉴赏 作者:情诗网 2004-11-12 7:52:15 浏览:83844 相关信息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 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 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储抚臂幌。 3.描写夜晚景色的诗句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再游姑苏玉芝观 【唐】许浑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渡吴江 【唐】杜牧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吴越怀古 【唐】李远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春夜喜雨 (杜甫)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4.形容晚上美景诗句1.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 《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3.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4. 《负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5. 《观放白鹰其一》【唐】李白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6. 《守岁》【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1.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2.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3.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4.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5.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形容城市白天的景色的句子城市的天空 城市的生活五彩斑斓波云诡谲,城市的天空是否因此而斑驳陆离?在这个盛夏难得的暴雨后的黄昏,在这绽放的华灯把推搡挤兑的高楼大厦相互勾连而令我们生出些许流连的夜晚,我仰望天空,心中不禁涌起阵阵莫名的欢悦与惆怅. 同样是黄昏,雨后的丽江却让久居城市的我惊喜和迷醉.山色青翠如洗,洗去的是被考试烤焦的青春的烟尘;天空深蓝欲滴,滴落的是安慰少年遭遇挫折时的窃窃 私语.溪流一路歌唱而来,把清新、自由和快乐恣意挥洒,我不禁为之手舞足蹈了.入夜,江天一色,轻风徐来,清凉的月光直泻而下,流布天际,不知会不会流布 到我家那只为了排斥热浪与喧嚣而紧闭的窗前? 我又坐在了家中的书桌前,为即将到来的“初三之年”而拼命备战起来.窗外的天空,在挥之难去的丽 江印象的反衬下,实在逊色太多,灰蒙蒙的烟云像鳄鱼的大嘴贪婪而又得意地吞噬早已十分疲惫的蓝天.那原本完整的穹庐仿佛被撕咬得东鳞西爪,就像一堆破烂的 铜钱随处抛洒.在污染大鳄的巨大威胁面前,那些来自丽江的悠然自得的云朵在这里惊恐万状,南驰北走,狼奔豕突,又宛如城市天空下被金钱与物欲所驱使的人们 的噩梦. 噩梦,真是噩梦,我无奈地摇摇头,转过神来继续我的迎考大战.偏偏我翻到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偏偏是他那些“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样曾经令我神往如今却像是嘲笑我的句子.我悚然一惊,我意识到,我必须摆脱这可爱而又可怕的丽江意象,去寻找和发现现 代城市及其天空的可怕与可爱.我涉过喧嚣与冷漠同在、奢侈与贫穷共存的都市暗潮,汇进创造与活力共行、友善与团结同辉的城市暖流.红梅公园,簇簇鲜花迎风 绽放;十字街头,青春搀扶着白发苍苍;流水线上,智慧在弹奏财富的乐章;灾难面前,无数双友善的手共同托起生命的朝阳……这不,汶川地震,常州有爱,3亿 多元善款就象三万朵祥云,在城市的上空飘动,飘向汶川,飘向丽江.我这才发现,不一样的天空,拥有了同样的美丽! 城市的天空,与城市同在.城市的居民们,用他们的智慧与自由、友爱与活力,照亮了天空.七彩霓虹与五色祥云交相辉映,正在书写着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6.形容傍晚景色诗句半江瑟瑟半江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附上最爱两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7.要用来形容时间过去景色也不同了的古诗1、庭前花谢了,行云散后,物是人非。 2、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8、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9、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10、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1、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 12、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 1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6、今时鹦鹉洲边过,唯有无情碧水流。 17、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8、连环情未己,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19、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20、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8.描写早上和夜晚的景色最深的黑夜即将过去,你看,月亮出来了。 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整个城市笼罩在阴湿的雨里.,灰蒙蒙的天空,迟迟见不着阳光,让人感到莫名的沮丧,常常走在街上就有一种落泪的冲动…… 风雨的前夕,异常的宁静。天空大块的浓动翻腾,走动,逼近。丝巾被风吹的狂舞。而我却也只是静静地站著。你没发现吗?我微微扬起的笑意,小鸟开始唱歌了。 风吹过湖面,柳条摇曳,石头上布满苍老的青苔,湖底铺着陈腐的枯叶,鱼儿在清澈水 里相互追逐,小鸟 在鸣唱,空气中弥漫着果香,这里仿若仙境。 而我心中却只是在担心,回家时该如何告诉妈妈,我又不小心掉落了一双心爱的小红鞋 9.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她说她必须承认,她是不常思念的。 大部分时候,她都是忙碌、匆忙的。穿梭在不同的人群中,被遗忘在陌生的城市中,沉浸在麻木的情绪中。 她从小就害怕傍晚。傍晚的空气中总有着一种炊烟的味道,夹杂着从各个温暖的餐桌上的菜肴,混和成一种特殊气味。这种味道,不仅是嗅觉经验,还是一种触觉、一种心理经验。它总是暖的、踏实的、团圆的。这种味道之所以存在于这世界上,就只是为了要提醒她,以及千万个像她这样的游子,傍晚是一种威胁。 在她看起来,傍晚总是没有分界的感觉。天,要黑不黑;灯,该开或是不开?窗帘要拉上或是不拉?车窗外迷蒙混浊的空气及车声,令人想逃。即使车窗全部紧闭着,她还是害怕呼吸。旁边的人会怀疑,她的焦躁是洁癖使然。 大部分这个时候,她总是在外头。在片厂等着放饭,或者正开着车听着自己的DEMO前往录音室,又或者口沫横飞地在为自以为是的人生做最后的坚持。 曾经,她一如惯性地跳过“傍晚”。早早把灯开开,推迟黑暗的到来,或是早早拉上窗帘,催促夜晚的来临。“不面对”和“避重就轻”,是她的拿手好戏。 某日某个城市的某个人发现了她怪诞的行径。某个傍晚,当她正想把墨镜戴上,遮蔽暧晦的黄昏时,他突然站在她的身后,将双手放在她的肩上用一种温柔低沉、却只有两个人听得见的声音说:“别怕别怕!白天与夜晚的交接是如此短暂,万事万物都是若隐若现,只有用心体会的人可以看得见、可以感受得到!如果你的世界永远只有黑与白,光明与黑暗,那么,你失去的将是中间那些最丰富的层次。我知道你已经逃避很多年了,但是如果你愿意面对自己所惧怕的,你将会更加的勇敢而快乐,我希望你能,‘勇敢而快乐’!!” 面对这样的声音,她只能感觉到自己的颤抖。声音所负载的讯息只能存放在一边。当下,她无法反应,无法感受,除了害怕还是害怕。 于是又一头栽进了忙碌的生活中,继续的开行李箱关行李箱,起落在各个不同景色的傍晚,仿佛没有选择地回到常态。只是,只是隐约中那个低沉坚定的声音并没有完全淡出,仿佛什么在作祟似的。 是想念!每当傍晚来临时,又想逃离时,那存放在记忆抽屉里的声音便会适时的突袭来她的耳边:“要勇敢而快乐!”每当她想起这一句话的时候,傍晚,不再是她恐惧的时刻了,而是想念的时刻了。 虽然她总是说,她不常思念! 只是在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