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十六月亮圆的诗句

1.形容月亮圆的诗句的诗句

《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凭栏人·闺怨》元代王元鼎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

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

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宋代刘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2.描写月亮很圆的诗句

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9、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13、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苕溪酬梁耿别后>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18、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1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

20、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3.形容“月亮圆”的诗句有哪些

1.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___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2.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____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7.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____高适《送魏八》

8.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____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9.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0.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1.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12.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3.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____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4.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____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6.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____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7.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18.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____晏殊《中秋月》

19.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0.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1.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2.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3.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____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4.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____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5.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6.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____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7.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____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28.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9.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30.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____苏轼《念奴娇·中秋》

31.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2.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3.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4.形容“月亮圆”的诗句有哪些

1.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唐代.薛涛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代.李白

3.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唐代.李商隐

4.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6361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1.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唐代.薛涛

译文: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代.李白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3.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唐代.李商隐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4.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赏析: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5.描写月亮圆的诗句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唐代.薛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代.李白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唐代.李商隐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唐代.薛涛译文: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代.李白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唐代.李商隐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

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

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赏析: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6.诗词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十五的月亮

和蔼中透着慈祥

十五的月亮

白发苍苍的亲娘

十五的月亮

悲伤中透着凄凉

十五的月亮

是辗转反侧的愁肠

十五是思念的种

月亮是化不开的浓

十五是缠绵的歌

月亮是解不散的砼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为何娘亲您不把孩儿的小手牵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为何娘亲您不等孩儿的忠孝全

又是一年十五夜

中秋月满梦难圆

举杯默默邀风饮

握腕咨嗟合管弦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原因是,农历的标准是朔一定要落在初一。正常来说,如果朔在初一凌晨,那么望应该在十五的晚上。因此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就出现在了十六。甚至有时能到十七。

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什么是"望"? 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