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谦让的词语1.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2.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3.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5.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6.黄公好谦----指人过分谦虚。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8.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9.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13.辞尊居卑----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14.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5.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6.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17.深藏若虚----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18.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9.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20.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21.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2.必恭必敬----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3.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24.克恭克顺----克:能够。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25.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26.降尊临卑,屈高就下----降:降低;临:面临;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 2.关于谦让格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忍乃有济,无爱即无忧 忍经节选: 王龙舒劝诫: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类,是谓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是谓纵情。犯之不授,触之不怒,伤之不忍,过事甚喜。 张问定公(张方平)曰:“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孔渂曰:盛怒剧炎热,焚和徒自伤。触来勿与竞,事过心清凉。 陆放翁(陆游)有诗说: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内心期有颐。(注:颐——保养) 又曰:殴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 又曰: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 省心子曰: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朝天忏》曰:为人富贵昌炽者,从忍辱中来。 紫虚元君曰:饶、饶、饶,万祸千灾一旦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尽。 《莫应对》诗曰:人来骂我逞无明,我若还他便斗争。听似不闻休应对,一只莲在火中生。 杜牧之《题乌江庙诗》: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苏子(苏轼)曰:高帝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项籍不能忍,是以百战胜而轻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白居易曰:恶言不出于口,愤言不出于反。 程子(程颐)曰: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 赵清献公座右铭:待则甚喜,任他怎奈何,休理会。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盛怒中勿答人简,既形纸笔,溢流难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