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甫有关幸福的诗句

1.关于幸福的诗句有哪些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世乃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王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开窗面轩圃,把酒话桑麻。

----王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骤雨打新荷 【金】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2.关于幸福的诗句有哪些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世乃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王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开窗面轩圃,把酒话桑麻。

----王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骤雨打新荷 【金】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快乐无比。

3.关于幸福的古诗

1、《江村》——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2、《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3、《近试上张籍水部》——唐代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文: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丈夫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4、《长命女·春日宴》——五代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译文: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5、《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4.【以幸福的诗句有哪些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世乃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王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开窗面轩圃,把酒话桑麻.----王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5.杜甫有什么浪漫主义诗句

杜甫的浪漫并不比李白差。

传统的说法认为李白的诗“高”,杜甫的诗“大”。那么“高”则要气冲牛斗,“黄河之水天上来”;“大”却需要海纳百川,“不尽长江滚滚来”。然而不管是“高”还是“大”,都需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和“俱怀逸兴壮思飞”的想像力,李杜二人身上都有这些特质,于是他们就都成为了伟大的诗人。而想像力,又恰恰是浪漫主义的根基,杜甫的想像力无人可以怀疑,所以他的诗歌中自然就有浪漫主义的成分。退一步讲,既然是诗歌,就不可能完全实打实,即便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当中也一定要有飞扬的神采和天马行空的想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浪漫主义”。翻翻杜诗,随便就可以看到含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人们经常提及的那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极为典型。其实,即使是现实主义色彩极为凝重的《春望》也有浪漫主义的句子,比如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花和鸟来描摹自己的处境,就因其传神的拟人而加深了浪漫主义色彩。再随便举一个例子——《兵车行》。《兵车行》也是杜甫现实主义的力作,是对战争的血泪控诉,然而这种控诉如果只停留在平淡的表达,就不能产生深入人心的艺术效果,也就会失去它的作用,这个时候,诗人的浪漫主义思维就派得上用场了。“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前几句都是写实,用实实在在的白描手法表现了父母、妻子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惨景,读来似乎那些场景就在眼前。可是到了“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便用有分寸的夸张、用一个广角镜头把惨状突出,夸张和广角镜头就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它不再是写实。然而,这种浪漫主义在杜甫用来却就是在写实,“哭声直上干云霄”,虽然读者看不见,却完全可以想见。所以说,浪漫的手法在杜甫的笔下却仍是为了描写现实,换句话说,杜甫绝不是不会运用浪漫主义,而是他的浪漫主义最终还是为现实主义的主题服务的。这一点其实是非常难得的,这既需要诗歌的意境,又需要诗人关注现实的胸怀。其实这比李白那种逃避现实梦想成仙的浪漫主义难得多也更有意义。《兵车行》的结尾也是这样一种用浪漫手法书写现实的特色:“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用鬼来写现实,更突出了凄惨、悲凉。

李杜二位都游历过名山大川,也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李白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得很潇洒,却仅停留在潇洒,读后不知道这个瀑布到底什么样子;杜甫写泰山:“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让人读来很豪迈又有身临其境之感,后面还有更厉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二句,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写得出来的,如果是一个只知道现实的柴米油盐的家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这个境界的。

除了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感情也是诗歌里永恒不变的主题,杜甫的感情诗虽然不像李商隐的情诗那么缠绵悱测,但也绝不缺少浪漫,甚至我们也可以从杜甫的情感诗里感受到他本人的浪漫气质。李白的情感诗浪漫却略显轻浮,李白会问“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杜甫没有这样的疑问,他笔下的感情也都清楚简单:就是怀念家人妻子,当然,杜甫也写过《佳人》,但写得没有一丝浮华之气;而他的《丽人行》则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杨贵妃,对比他的“炙手可热势绝伦”,李白的“名花倾国两相欢”又有着多少的奴颜媚骨?话说回来,杜甫的《佳人》和《丽人行》都不是感情诗,完全不是,杜甫的真正的感情诗都是怀念自己的妻子——当然,古代汉语里的妻子包括“妻”和“子”两个方面,但即使是这样,像杜甫这样频繁地把妻子写进诗歌里的也是不多见的,至少唐诗中不多见。杜甫被困长安,除了忧国忧家忧己的《春望》之外,还有一首《鄜州月》是怀念远方的妻儿的,这首诗杜甫的手法比较奇特,他是从对方——即他的家人的角度来写月夜的,这种手法本身就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想妻子,是为妻子设身处地地去想,于是就更容易投入自己的全部感情,诗人甚至想到妻子“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这样的句子,是需要何等的深情和怜爱才可以写得出来,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浪漫?号称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也有“却看妻子愁何在”的句子,值得一说的是,所谓“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绝不是孟效因为考取功名之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而是因为国家有了一件大喜事,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件喜事对于杜甫个人来说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终于可以回家,可以“青春作伴好还乡”,但这首诗的总体背景还是因为官军的胜利,而在这个胜利面前,杜甫的妻子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看来,他的这个妻子也是和他志同道合之人了。而前面提到过的那句“青春作伴好还乡”,又是多么浪漫的意境。

6.紧急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诗文解释】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

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

“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

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

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

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

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

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

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此外,诗歌细节的捕捉和描绘也能体现诗人体物察情的优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花重锦官城”,着一“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的盛赞之情。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又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总之,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

结合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我们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蓟北:今河北省北部。

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

7.描写幸福的诗句

1、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喜》 北宋 汪洙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唐代 杜甫

3、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醒世恒言·施泽润滩阙遇友》明 冯梦龙

4、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唐代 孟郊

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宋代 朱熹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

7、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钓鱼湾》储光羲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9、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

8.谁知道杜甫描写快乐心情的诗篇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