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淡泊名利”的诗句有哪些1、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释义:使这些勇当万夫的侠少们更凭添了不少英姿雄风。 2、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释义: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3、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释义: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4、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释义: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5、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释义: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6、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释义:不要谈论名利,名利是自身的仇敌。仇:仇敌。 7、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李白《天台晓望》 释义:攀条摘朱实,服药炼真骨。 8、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释义:一个人能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就少了许多烦恼。 9、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 释义:桃李须待春天,但谁能使春日永驻不逝? 10、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李白《上之回》 释义:是前去向渭川老人或襄野之童请教治国之道鸣?非也。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此词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译文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赏析 2.有形容不贪图名利不虚荣的诗句吗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苏轼 料峭春风吹酒醒,也无风雨也无晴 郑板桥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黄庭坚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白居易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怒 阮籍 薄椎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嵇康 诸葛亮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警言三箴: 清: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一介不苟、鬼伏神钦。 慎: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行有不得、投求诸己。 勤:手眼俱到、死而后已;困知勉行、日以继夜 3.表示看淡名利安静学习的名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洁白以自爱,清廉以自律,清高以自尊;淡泊以自居,淡交以自制,平易以自恃。 淡泊名利清风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 隐逸列传》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切萨雷帕韦泽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淡泊名利,动静相济,劳逸适度。华佗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皮尔斯 中国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和平,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我们的民族本来提倡智慧,中国人的理想是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信仰。《傅雷家书》 4.关于贪图名利的格言得利心不高,失利心不下 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 利养及名闻,愚人所爱乐 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 财色於人,人之不舍 人间五欲事无涯 冷笑富家翁,营生忙似箭 贪名贪利,同趋鬼类 生前徒费心千万 世人重珍宝,我爱刹那静 竞利奔名何足夸 不履高名 五陵公子争夸富 不结良缘与善缘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 1、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2、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3、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4、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6、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7、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8、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0、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11、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2、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13、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4、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15、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16、凡是一无所求的,什么都会有。英国谚语 17、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18、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19、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 前苏联]艾特到托夫《断头台》 5.形容淡泊名利的词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出 处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例 句 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未尝不处处流露。 6.有哪些表示“淡泊名利”的名言警句1.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2.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3.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4.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5.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切萨雷·帕韦泽) 6.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皮尔斯) 7.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8.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9.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10.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11.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12.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13.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14.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15.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淡泊名利的名人: 1. 钱钟书。 电视剧《围城》热播后,钱钟书的新作旧著,被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面对这种火爆,钱钟书始终保持静默。对所谓的“钱学”热,他认为“吹捧多于研究”、“由于吹捧,人物可成厌物”。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2.介之推。 出自《左传》中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重耳继位后犒赏诸臣,别人都急着表彰自己的功劳,而介之推从不言功劳所以没有受到奖赏。 介子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晋文公一人了。惠公。怀公没人亲近,外内反对。天没有绝晋,必定要立人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除了你还有谁呢?是天安排的,而几个随从出亡的人却说成是他们的力量,不是很荒谬吗?私下拿人的财产,还说是强盗,何况贪天之功占为己有呢?在下的从亡者把有罪的事当作正义,在上的君主奖赏他们所做的坏事。上下互相蒙骗,不好相处。” 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它,这样苦死了又能怨谁呢?”介子推说:“明知是有罪的事,效仿它,罪更大啊!因有怨言,不吃他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让他知道,怎么样?”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文采,身子都隐藏起来了,那还用得着文采?是求别人知道啊。” 他的母亲说:“这样的话,我和你一块隐居。”于是隐居而死。晋侯寻找不到,就用绵上的田作为他的祭田,说:“以此记下我的过错,并用来表扬有德之人。” 3.庄子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