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甫写有关诸葛亮的诗句

1.武侯亭杜甫写诸葛亮的诗句是什么

有武侯亭吗?········

你找的是不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下面把杜甫写诸葛亮的几首诗录于此,还请鉴别:

1.《诸葛孔明》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有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於今无复雅歌声!

2.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 《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5. 《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6. 《诸葛庙》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附成都武侯祠图片一张,请参看!

2.杜甫用哪些诗句称赞过诸葛亮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庙」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咏怀古迹五首」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古柏行」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忆昨路绕锦亭东, 先主武侯同閟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 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苦心岂免容蝼蚁, 香叶终经宿鸾凤.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武侯庙(庙在白帝西郊)」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夔州歌十绝句」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阁夜》)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咏怀古迹》)。

3.杜甫写过的关于诸葛亮的诗的名字是什么

杜甫写过的关于诸葛亮的相关诗文如下:

1、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2、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3、阁夜

唐代: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4、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5、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代: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译文: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4.杜甫赞扬诸葛亮的诗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第四首(咏刘备时提到诸葛亮):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第五首(专咏诸葛亮):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八阵图》(写诸葛亮留在白帝城附近的阵法):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以伊尹、吕尚(姜子牙)、萧何、曹参作比,是非常高的评价(毕竟蜀汉连统一都没有做到)。

5.杜甫的有关诸葛亮的诗是哪首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翻译: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赏析: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6.陆游杜甫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杜甫赞美诸葛亮的诗

咏怀古迹——杜 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诸葛亮的大名水远留在天地间,被后世所尊崇的重臣的遗像,其清高也让人肃然起敬。他周密的等划谋略,使天下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千百年来,他的才能就像鸾凤振羽云霄。他辅佐刘备,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指挥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由于时运不好,汉朝的伟业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最终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这首诗是诗人瞻仲诸葛武侯祠追怀诸葛亮而作的。全诗以议论为主,由赞颂诸葛亮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以历代伟人与之相比,来称颂他的丰功伟业,惜其心愿最终没能达成。诗议论但不空洞,句句含情,层层深入,体现出了诗人坦荡的胸襟和动人的情怀。

八阵图——杜 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诸葛亮的功绩最为卓越,他所创制的八阵图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水如何的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刘备失策想要吞并吴国留下了千年的遗憾。

诗人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他卓绝的军事才能,同时也表现出了由于刘备的失策而没有完成恢复汉室的大业的遗憾。诗人既是在怀古,议论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又是在抒怀,抒情色彩浓郁。

8.杜甫用哪些诗句称赞过诸葛亮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庙」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咏怀古迹五首」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古柏行」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忆昨路绕锦亭东, 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 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苦心岂免容蝼蚁, 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武侯庙(庙在白帝西郊)」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夔州歌十绝句」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阁夜》)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咏怀古迹》)。

上一篇
关于宋词
下一篇
下载唐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