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形容等着夫君打仗归来的诗句温庭筠 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戴叔伦 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闺怨诗三首 白居易 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唯知到晓啼. 珠箔笼寒月,纱窗背晓灯. 夜来巾上泪,一半是春冰. 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 4.《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表达了妇人对去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与祝愿. 这首诗表现了很浓的乡土气息,句子平 易简洁,在平淡的字句中流露激情,于思妇 内心独白中表现出来. 2.形容等着夫君打仗归来的诗句有哪些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其他诗: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感情:表达了妇人对去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与祝愿.。 3.古代形容等着夫君打仗归来的诗句温庭筠 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戴叔伦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闺怨诗三首 白居易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唯知到晓啼. 珠箔笼寒月,纱窗背晓灯. 夜来巾上泪,一半是春冰. 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4.《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表达了妇人对去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与祝愿. 这首诗表现了很浓的乡土气息,句子平 易简洁,在平淡的字句中流露激情,于思妇 内心独白中表现出来。.。 4.描写“期盼夫君早日归来”的诗词有哪些描写“期盼夫君早日归来”的诗词有 1.《拟古(九首)》 年代: 明 作者: 胡翰 昔闻昆山禾,结实大如黍。 一食能疗饥,再餐可轻举。 大和溢肌发,含真逐仙侣。 左盼东华君,右招西王母。 苍箓手共开,金册笑相旅。 后皇降嘉种,宁遣同宿莽。 杲杲晨出日,祁祁载阴雨。 煦被非一朝,长此千万古。 2.《白甿歌》 年代: 明 作者: 徐祯卿 三星烁烁花满堂,素腕盈盈出洞房。 垂罗映頠耀明妆,皦若云中开月光。 流情盼君君莫忘,停歌节舞进玉觞,愿君安坐夜未央。 旨酒千壶列东厢,美人如花娇北堂。 齐歌合舞圣世昌,愿得欢娱永未央。 脂车秣马且踟蹰,百年之会忽须臾。 东流之水西飞乌,今我不乐何为乎? 3.《怨词》 年代: 明 作者: 刘荣嗣 吐心在君掌,有何不可见。 妾持此一心,久已荷君盼。 君心不向妾,掌自背君面。 在君反掌间,在妾千古怨。 4.《行路难·双丝作绠系银瓶》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弃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挫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 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5.《念奴娇·嫣然一笑》 年代: 宋 作者: 程珌 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欲语还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盼。天意无情,更教微雨,香泪流丹脸。今朝霁色,笙歌初沸庭院。因是思入东屏,当年手植,遍桃源低岸。失脚东来春七度,辜负芳丛无限。问讯园丁,宁如归去,细与从头看。东风独立,白云遮断双眼。 5.求一首关于参军回来的诗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 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 “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 “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他的感情。 “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三、四句转折活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这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中,作者那百感交集的心情很难一一说清。“相见不相识”是意料中的事;“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问话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出自天真活泼的儿童口里,又是非常自然的问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的作者听了,能引起什么感想呢?是老迈衰颓、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都包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而止,只留下哀婉的余音不绝于耳。 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 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从贺知章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领会“偶得”二字,有得之于生活,得之于心底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二首七绝:“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可以看作第一首七绝的续篇,抒发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也写得清新自然,但与第一首相比,就显太平直,太显露了。 从这同一作者写同一题材的两首诗中,我们能悟出“诗贵含蓄”的道理。 是吗?。 6.老公在部队,形容盼望已久才回来的诗句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我最喜欢了。很心痛的感觉 青玉案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上邪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凤栖梧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剪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迈陂塘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儿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瑞雪,只影向谁去? 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