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安静"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安静"的诗句有 1、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释义: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宋代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释义: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代王维的《鸟鸣涧》释义: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释义: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2.表达“安静”的诗句有哪些1、《道无情 老年退居沁郡,奉诏还燕京大长春宫》 年代: 元 作者: 尹志平 十月小春时令。万物归根安静。独我水云间。过东山。直指古燕无定。老也敢违天命。回首望终南。再来参。 2、《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见王惟一明道篇》 年代: 元 作者: 王惟一 离坎不分南北,木金岂间西东。但诚一念守其中。勿使心神恣纵。要识前身真种,洞观物我皆空。寂然安静到鸿蒙。四象五行无用。 3、《偈颂四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普宁 近得远来口传信,报道年来颇安静。 唯有太白瑞岩翁,撞破虚空有杂碎。 惊起西川大蓬山上石女泪双垂,引得扶桑巨福山中木人空叹息。 同饮龙渊无义水,手足义重如胶漆。 断弦安得鸾胶续。 4、《水调歌头·与蜀有缘法》 年代: 宋 作者: 京镗 与蜀有缘法,见我眼俱青。征车到处,弦管无限作离声。自笑四年留滞,漫说三边安静,分阃愧长城。一念天地阔,万事羽毛轻。 欲归去,诗入社,酒寻盟。骎骎双鬓,老矣只觉壮心惊。虽是东西惟命,已断行藏在己,何必问君平。举似铜梁守,怀抱好同倾。 5、《醉蓬莱·正香茱试紫》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正香茱试紫,嫩菊敷黄,九秋佳致。峻岳生申,运启千龄瑞。玉宇澄清,金盘沆瀣,融结锺冲粹。地位须还,粉垣薇省,木天蓬秘。锦政慈祥,琴堂安静,万里丰年,一同和气。斗大雷封,难久蒙私惠。半刺平分,剡书交上,逸驾开骅骥。来岁称觞,人归清禁,班联丹陛。 6、《绛都春·天然省悟》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天然省悟,此一遇转增,清凉尤憬。定里铅汞结就,都缘壬逢丙。元初面目成琼颈。返照长生安静。速令归去,前程已许,久通坚永。好景。光传焕炳。见空外万门道,银霞齐整。渐渐近来,相接相迎,须臾顷。蓬莱路阐神仙境。有个金童邀请。谨持玉诏,亲教害风受领 7、《沁园春 牧》 年代: 元 作者: 王* 赤脚蓬头,蓑衣*箬笠,随处安然。守无角牛儿,不离左右。同行同住,同坐同眠。常在家山,匀调水草,拗性之时着一鞭。牧回处,看辽天鼻孔,软索低牵。闲来渴饮灵泉。把短笛横吹下岭前。喜牛儿安静,清风凉彻,放开心地,万事由天。彼此相忘,形神俱妙,花满前村水满川。真消息,有世人问我,起手擎拳。 8、《起晚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地偏身饱闲,秋爽睡殊美。 老鸡每愧渠,三唱呼未起。 厨人罢晨汲,童子愁屣履。 惰慵虽可嘲,安静良足喜。 心空梦亦少,酣枕甘若醴。 不学多事人,南柯豪众蚁。 9、《练裙带诗》 年代: 宋 作者: 韩希孟 死狗莫系尾,此行当系颈。 即日辞陛下,尽敌心欲逞。 陈桥忽兵变,不得守箕颍。 禅让法尧舜,民物普安静。 10、《题文州安静堂》 年代: 宋 作者: 吕宜之 峡束秋空一线青,万山深处长官厅。 此常虚旷无馀物,面面为开碧玉屏。 3.形容安静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形容人安静性格的成语成语有:沉静寡言、平易逊顺、沉心静气、娟好静秀、仪静体闲。 一、沉静寡言 1、拼音:chén jìng guǎ yán 2、释义: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3、出处:现代·巴金《寒夜》:现在她比平时讲话多,他却较以前沉静寡言。 二、平易逊顺 1、拼音:píng yì xùn shùn 2、释义:性情温和安静,待人谦逊礼让。 3、出处:蔡东蕃《唐史演义》第七十二回:为人平易逊顺,与物无忤。(白话文:为人性情温和安静,待人谦逊礼让,与人没有抵触。) 三、沉心静气 1、拼音:chén xīn jìng qì 2、释义: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 3、出处:现代·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地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四、娟好静秀 1、拼音:juān hǎo jìng xiù 2、释义: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3、出处: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白话文:最小的孩子容貌秀美,性情柔和,是美好如玉的子弟。) 五、仪静体闲 1、拼音:yí jìng tǐ xián 2、释义: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3、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瓌姿艳逸,仪静体闲。(白话文: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静寡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易逊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心静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娟好静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仪静体闲 5.形容安静的性格词语文气 文静 恬静 文文静静 稳稳当当 成语: 【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沉声静气】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沉心静气】犹言心平气和. 【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恭默守静】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娟好静秀】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稳稳静静】沉稳镇静. 【仪静体闲】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6.描写安静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安静的诗句有: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译文: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静,听得见桂花掉落的声音。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译文: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 7.描写环境安静的诗句有一、诗句: 王维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李白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杜甫 --《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韦应物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山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柳宗元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简介: 1、《柴鹿》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寨),是辋川的地名。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2、《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3、《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