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莲诗句,九月江南钱氏池上芙蓉 作者: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注解 芙蓉:此处为水芙蓉,即莲花,非陆上的木芙蓉。 钱氏池:钱家的池塘,钱氏是文徵明拜访的一位友人。 玉盘:指荷叶。 译文 九月时,江南的花都开结束了但这个芙蓉还在河中开着就像美人隔着水笑盈盈的太阳落山时,有了一种愁绪下了露水,月亮中有很冷的感觉起了风,衣带飘飘,是秋天的味道了看着它也不用忧伤老大不小了另有池塘中一种幽雅的情怀。 2.古诗秋莲求原文翻译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 枯瘦的身影稀疏立于荷塘中,淡淡幽香缥缈,有谁能闻到?已是绿叶枯黄红花惨败之际,又身处凄清江水和冰冷的月光中。原想在茅草房中保全晚节,谁知道已是秋风劲吹的白露时节。依旧能够将江山盛衰看在苍老的眼中,还是不要沉醉在孤独的扁舟中。 朦胧晓色中, 看到将落未落的白莲。 凌波独立,露冷香消, 似乎含有一种幽恨,故云无情有恨。 诗咏秋莲,若即若离地从空际着笔,写出了花的淡雅清幽的意态之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乱世隐居的孤寂的情怀。 3.赞美“莲蓬”的诗句有哪些1、《采莲词》 唐代: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译文: 早晨的江岸边红红的太阳当空朗照;傍晚时分,江面上空风起云涌,骤雨袭来。幸亏碰上了已经相识的邻家女子,两只莲舟并在一起,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2、《秋莲》 元代: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译文: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3、《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4、《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5、《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描写“美人笑”的诗句有哪些1.《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译文 多情的明月应嘲笑我的无情,嘲笑我辜负了她对我的柔情。 如今她已离我远去,我只能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前行,独自一人悲伤地吟唱。 近来不敢提起当初的事情,那时我还和她情投意合、相亲相爱。 如今在惨淡的月光下。在暗淡的灯影里,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2.《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朝代:宋代|作者:晏几道 笑艳秋莲生绿浦。 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照影弄妆娇欲语。 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 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朝落暮开空自许。 竟无人解知心苦。 译文 这是一首描写秋莲的词。可能寓含着某种寄托,比如说怀念那位名叫“莲”的歌女什么的,也可能没什么寓意,只是描写秋天的莲花。我们不能穿凿附会,根据“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是最妥当的。上片的描写,是把莲花比作了少女,以笑脸以花朵,以腰肢比茎干,以“照影弄妆”比喻莲花的迎风临水。这样描写,既有形,更有神,把莲花写活了。总的说,是以花比人、以人喻花,但怎么比喻,落实到具体的词章上,则有一番切入展开、承接转换的手段,更能体现作者的艺术匠心。头一句是从红花和绿叶切入,“笑艳秋莲生绿浦”,“笑”写花之神情,“艳”写花之色泽,“绿浦”则将荷叶铺满了池塘。接着展开描写,“红脸青腰”,好像是把一株莲花叠印在了一位少女的身上,红花是她的脸,青梗是她的腰,美艳婀娜的形象立即展现出来。花与人的结合,很自然地引向了凌波仙子、荷花仙子之类的联想,故而说“旧识凌波女”,把这种联想的范围沿着“旧识”所指示的时间轨道更进一步地拓展开来。写到“弄妆娇欲语”,已是神情毕见呼之欲出了,而作者的笔锋陡然一转,落到了“西风岂是繁花主”一句上。“西风”二字与首句的“秋莲”相呼应,亦属点题,而繁华无主则是感叹秋莲之终将凋谢。 3.《丑奴儿·年年索尽梅花笑》 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年年索尽梅花笑,疏影黄昏。 疏影黄昏。 香满东风月一痕。 清诗冷落无人寄,雪艳冰魂。 雪艳冰魂。 浮玉溪头烟树村。 4.《蝶恋花(用宜笑之语作)》 朝代:宋代|作者:赵师侠 解语花枝娇朵朵。 不为伤春,爱把眉峰锁。 宜笑精神偏一个。 微涡媚靥樱桃破。 先自腰肢常袅娜。 更被新来,酒饮频过火。 茶饭不忺犹自可。 脸儿瘦得些娘大。 5.《临江仙·破靥盈盈巧笑》 朝代:宋代|作者:赵长卿 破靥盈盈巧笑,举杯滟滟迎逢。 慧心端有谢娘风。 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 别恨彩笺虽寄,清歌浅酌难同。 梦回楚馆雨云空。 相思春暮,愁满绿芜中。 5.形容“清冷”的诗句有哪些1、《一落索》 欧阳修 小桃风撼香红碎,满帘笼花气。看花何事却成愁,悄不会,春风意。 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雨细。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 2、《雨中花》 欧阳修 千古都门行路,能使离歌声苦。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 醉藉落花吹暖絮,多少曲堤芳树。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 3、《锦香囊》 欧阳修 一寸相思无著处,甚夜长相度。灯花前、几转寒更,桐叶上、数声秋雨。 真个此心终难负,况少年情绪。已交共、春茧缠绵,终不学、钿筝移柱。 4、《洞天春》 欧阳修 莺啼绿树声早,槛外残红未扫。露点真珠遍芳草,正帘帏清晓。 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过了。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 5、《南乡子》 欧阳修 雨后斜阳,细细风来细细香。风定波平花映水,休藏。照出轻盈半面妆。 路隔秋江,莲子深深隐翠房。意在莲心无问处,难忘。泪裛红腮不记行。 6、《圣无忧》 欧阳修 珠帘卷,暮云愁。垂杨暗锁青楼,烟雨蒙蒙如画,轻风吹旋收。 香断锦屏新别,人闲玉簟初秋。多少旧欢新恨,书杳杳、梦悠悠。 7、《渔家傲》 欧阳修 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 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 8、《清平乐》 欧阳修 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 别来音信全无,旧期前事堪猜。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9、《蝶恋花》 欧阳修 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10、《少年游》 欧阳修 去年秋晚此园中,携手玩芳丛。拈花嗅蕊,恼烟撩雾,拼醉倚西风。 今年重对芳丛处,追往事,又成空。敲遍阑干,向人无语,惆怅满枝红。 6.秋莲一诗中堪的意思是什么堪:能承受。 堪:kān 详细释义: (1)地面突起处。 (2)引申为高。 (3)指天道。参见“堪舆”。 (4)胜任。 (5)能承受。 (6)能够;可以。 (7)“那堪”的省文。更兼;何况。 (8)通“戡”。征服,平定。 (9)通“嵌”。参见“堪岩”。 (10)同“龛”。多用以供奉神佛。 (11)通“媅”。 作品简介: 《秋莲》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咏物寄意的诗。诗人借秋莲受到风霜摧残而凋萎的景况来自喻,发抒感慨。一二句写秋莲“瘦影亭亭”的情态和“淡香杳杳”的品性,“不自容”、“欲谁通”,把莲花拟人化了;三四句写秋莲“翠减红销”的衰败和“江清月冷”的寂寞环境;五六句写秋莲遭遇白露秋风,身不由己,难全晚节;末两句诗人面对盛衰变化的现实,发出慨叹。诗中处处将秋莲与自己联系起来,反映了诗人坎坷的经历和抑郁苦闷的心情。形象鲜明,含蓄婉转,寄托很深。 原诗: 秋莲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译文: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 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作者简介: 刘因(1249—1293),原名骃。字梦骥,后改为因,字梦吉,号雷溪真隐、樵庵等,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元代诗人,散曲作家。刘因在元初理学中独树一帜。他潜心学问,闭门深居,公卿使者来访多不见,爱诸葛亮“静以修身”,题其居为“静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