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日出日落的诗句(各11句,共22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日出东方金遍地,日落西山血连天。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宋·张 耒《和周邦彦》)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宋·舜民《村居》)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宋·孔平仲《禾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宋·秦 观《满庭芳》)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宋·刘子翚《胡厚仙山居》) 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清·查慎行《池河驿》)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清·端木国瑚《沙湾放船》) 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清·林则徐《即目》)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杨慎《临江仙》)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宋·王禹偁《村行》)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宋·晁补之《鹧鸪天》) 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2.关于日出的诗词名言采桑子 泰山观日出 余登岱岳数次,惟三十年前秋日首次登临,有幸观得泰山日出之壮丽景象。今偶忆起,历历在目,回味无穷。故填《采桑子》以记之。 登临绝顶东方白, 混沌初分, 紫气氤氲, 翘首凝神怨乱云。 金丸腾跃云天赤, 喷薄红盆, 万象乾坤, 一览群峰景慑魂。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描写日落日出的诗句1、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出自唐代张蠙的《登单于台》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释义: 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独自一个人登上了单于台。白炽的太阳从大地内部升起,奔腾的黄河从远天之外涌来。黄沙翻滚纹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风呼啸响声疑是平地生雷。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阴山关隘虽已天亮门户不开。 2、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彭蠡湖晚归》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释义: 彭蠡湖的天色已晚,水边的桃花都透出春意。鸟儿渐渐飞远,变成很多的白色的点,红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为什么要做迁徙的客人呢,没有多少劳作,却落得一声病。如果来到这儿眺望,很少有不忧伤愁楚的人。 3、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二首》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释义: 其一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动不动。登临的地方是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跋涉万里来此还要登高望远,三年辗转历尽危难还要独登危楼。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其二: 晴空万里,湖面风平浪静,天空倒映在平湖中,行驶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晚秋后异乡旅人登楼望景,落日缓缓落在君山之中。向北看只见稀疏的白色枯草,向南望则看见枫叶红艳似火。一路只顾观赏风景很少留神思考,结果到了巴陵还未作出好的诗篇。 4、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其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释义: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白日西沉。广漠的郊野,草色青青一望无垠。游春的人们哪管春天将去,脚踏落花在丰乐亭前来来往往。 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释义: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