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王安石著名诗句比喻中美关系应该高屋建瓴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出自——《登飞来峰》 2、全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翻译 (1)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4、寓意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比喻“掌握了正确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2)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不仅关系到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过两国的范围。——所以,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 3)中美关系“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这是中美关系应该且必须的走向,美方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到这个本质,正视中国及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促使中美关系良好发展。——这就是”自缘身在最高层“。 5、总结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这是中美建交30多年来的应证,中美双方尤其是美方,应该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认识及态度认真把握两国关系,中美两国才能得以为世界共同作出贡献,两国才能取得互赢互利。 2.描写中外友好诗句送僧归日本 贯休 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 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送僧归日本 齐己 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 送朴山人归日本 无可 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 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 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陆龟蒙 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 送日本使 明皇帝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照。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送褚山人归日本 贾岛 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3.描写中外友好诗句送僧归日本贯休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送僧归日本齐己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送朴山人归日本无可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 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 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送僧归日本钱起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陆龟蒙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送日本使明皇帝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照。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送褚山人归日本贾岛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 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 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