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一个人统筹能力强诗句

1.形容一个人很有实力,很有能力的诗词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卧虎藏龙 虎踞龙盘 雄才大略

厚积薄发 才高八斗 真才实学

踔绝之能 国士无双 文韬武略

大才盘盘 莫测高深 老谋深算

被褐怀玉 文武双全 胸中甲兵

人中骐骥 见多识广 身经百战

诗句: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形容一个人要有能力的句子

能力是可以锤炼的,我们需要在人生路上不断锤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拥有足够的经验与丰富的学识,往往我们就能走得更远。

作家杨大侠指出,与其走得快不如走得远

对于每个人来说,人性的法则强调是人生的根本,有时面对无常的人生,如果我能在这些方面做好过硬的准备,无论生活有多少风雨,我们都能挺过去,成就最好的人生。

3.形容一个人特别厉害,战斗力超强的诗句或者文言文

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出处: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2、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摇晃晃,飒飒作响,李广将军认为有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1、出处:罗贯中《三国演义》

2、译文:身高八尺,豹子一样的脸型长了一双圆眼睛,相貌威武,声音大如打雷,走路气势如奔腾的骏马。

三、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1、出处:唐·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2、译文:盛唐某日晌午,蔡都尉于练武场演武。但见其身轻如燕,枪法出神入化,演至酣处,一时之间竟是万人惊呼。

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1、出处:罗贯中《三国演义》

2、译文:刘备看这人:身高九尺,胡子长两尺;面色如重枣一般红,嘴唇像涂了胭脂一般厚;丹凤眼,卧蚕眉,长相英俊,威风凛凛。

五、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1、出处:罗贯中《三国演义》

2、译文:张飞就厉声大喝说:“我是燕人张飞!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操的军队听了,全部都吓得大腿发抖。

4.形容一个人能力很强的成语

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出类拔萃、卓乎不群、鹤立鸡群

一、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解释】: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自】:战国 墨子《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译文】: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这些可都不是空的假的。

二、名利双收 [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

【解释】: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出自】: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实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没有强如做官的了。”

【译文】:说起名声与利益都得到的行业,这三百六十行职业里面,没有比做官更能得到这些的了。

三、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在这一群类人中,超出了所有人,自古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

四、卓乎不群 [ zhuó hū bù qún ]

【解释】:指超出常人。

【出自】:金·王若虚《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举世皆怯而我独勇,众人既屈而我独伸。”

【译文】:想到他坚定确切,超出常人,整个世界都胆怯而我独自勇敢,许多人已经倒下而我独自伸展。

五、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自】:晋·戴逵《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3864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译文】:嵇绍进入洛阳,有人对王戎说:‘昨天在人群中开始看到嵇绍,但如果野鹤昂然的在鸡群。’

5.形容一个人能力强的词语有哪些

厉害、本事、能力、才干、手腕

一、厉害 [ lì hai ]

解释:了不起。

引证:巴金 《春》五:“他的心跳得厉害。” 韦君宜 《忆西榆林》:“尤其是那香果,真香的厉害。”

二、本事 [ běn shì ]

解释:本领。

引证:郭沫若 《序》:“我在此处,只能把书的本事略略叙出,以供读者参考。”

三、能力 [ néng lì ]

解释: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引证: 方纪 《三峡之秋》二:“ 长江 蕴藏着无限丰富的水能; 三峡 形成了天然的水利枢纽。这在我国的建设事业中,有可能变成一种巨大的能力。”

四、才干 [ cái gàn ]

解释:办事的能力。

引证:冰心 《两个家庭》:“听说他的才干和学问,连 英国 的学生都很妒羡的。”

五、手腕 [ shǒu wàn ]

解释:手段、技巧、才能。

引证:叶圣陶 《友谊》四:“我没有艺术手腕,只能送给你一些花瓣儿。”

6.形容一个人的能力强和很欣赏用哪些词

1. 精明能干[ jīng míng néng gàn ]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出自:《新唐书·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造句:吴为成的脸方上透露着精明能干的神气。

2.聪明能干[ cōng míng néng gàn ]

释义:意为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又有能力会做事。

造句:少年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

3.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释义:形容功夫到家,技艺成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造句:老师对每个同学的情况了如指掌,思想工作得心应手。

4.见微知著[ jiàn wēi zhī zhù ]

释义: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造句: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自己好好把握吧。

5.轻而易举[ qīng ér yì jǔ ]

释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自:《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早据:这个团体冠军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

6.十拿九稳[ shí ná jiǔ wěn ]

释义:比喻很有把握。

出自: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虽然荷兰队表现出色,但强手如林,要想夺取世界杯也并非十拿九稳。

7.形容一个人能力很强,什么都可以做好的成语

1 精明能干 【拼音】[jīng míng néng gàn] 【释义】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出处】《新唐书·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2 能文能武 【拼音】[néng wén néng wǔ] 【释义】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3 无坚不摧【拼音】[wú jiān bù cuī] 【释义】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出处】《旧唐书·孔巢文传》:“(田)悦酒酣,自其骑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4 席卷天下 】【拼音】[xí juǎn tiān xià] 【释义】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5 战无不胜 【拼音】[zhàn wú bù shèng]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