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做事死板的成语有哪些因循守旧、一成不变、顽固不化、冥顽不灵等。 一、因循守旧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出自《汉书·循吏传序》。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二、出处:《汉书·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三、近义词: 故步自封、陈陈相因 、抱残守缺、墨守成规 、固步自封。 四、反义词 :革故鼎新 、推陈出新 、标新立异。 五、造句: 1、这家工厂的经营模式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难以有为。 2、现在是科技的时代了,因循守旧是行不通的。 3、当时的数学学科犹如那时的人:思想保守,因循守旧。 4、要开创新局面,绝不能因循守旧,蹈常袭故。而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 5、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只能使人民孤陋寡闻,国家贫穷落后。 2.形容人做事死板的成语[最贴切的] 【刻舟求剑】 【削足适履】 【胶柱鼓瑟】 【等因奉此】 【执迷不悟】 【因循守旧】 【一成不变】 【固步自封】 【墨守成规】 【不可理喻】 【顽固不化】 【食古不化】 【生搬硬套】 【榆木脑袋】 【冥顽不灵】 【生呑活剥】 【思想僵化】 [意相似的] 【人云亦云】 【鹦鹉学舌】 【缘木求鱼】 【对牛弹琴】 【蠢笨如牛】 3.看别人做事容易自己经历就知道有多难用什么诗句形容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 4.形容一个人有才的诗句1、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出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杜甫) 释义:李白被唐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出处: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唐·刘禹锡) 释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处:别董大二首(唐·高适) 释义: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你)?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出处:论诗五首·其二(清·赵翼) 释义: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5、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出处:登池上楼(南北朝·谢灵运) 释义:沉潜的龙,姿态是多么的幽闲多么的美妙啊!高飞的鸿鸟,声音是多么的响亮多么的传远啊! 6、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出处:不见(唐·杜甫) 释义: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7、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出处:文章(宋·陆游) 释义: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出处:和董传留别(宋·苏轼) 释义: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9、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出处:春日忆李白(唐·杜甫) 释义: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10、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出处:饮中八仙歌(唐·杜甫) 释义: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 拓展资料: 有才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有才能,有才华,有本领。 才华,汉语词汇,拼音:cái huá,释义:表现出来的才能,多指文才。 出处:《北齐书·崔瞻传》:“崔瞻文词之美,实有可称,但举世重其风流,所以才华见没。” 用来称赞别人有才的词语有:才华出众、颇具才华、才华横溢、才华四溢、才华盖世、才华超众、才华惊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