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课本去掉古诗词

1.围绕教学实际,要不要在小学课本中删除古诗词,写篇议论文

近日,“小学课本删除古诗”事件备受关注,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究其根本,是国人想适应现代发展,但不希望迷失,失去自己的根。故我认为,我们应支持减负,但反对向古诗开刀。

减负是指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就目前而言,堆积如山的练习作业、层出不穷的各类辅导班才是学生真的不必要的负担,而不是古诗。

作家冯骥才也曾痛批目前的小学教育,认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公众舆论发挥了作用,社会和政府开始有了减负的意识。

但可悲的是,有关部门竟以删除古诗的方式妄图实现减负的目的。先贤早就告诫我们要“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有关部门未能对症下药,恐怕非但减不了负,更且会引发严重后患啊。传统文化是国家的根,失去传统文化的国家恰如无根的浮萍,而古诗正是传统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

拿古诗开刀就是在摧毁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使我们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又要向何而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言:“当中国人的下一代忘记自己文化的那一天,我们就可以去攻打这个民族。”

难道要等到美国打到自家门口,我们才醒悟吗?为此,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下去。有了正确的方向,也要有正确的做法,拿古诗开刀明显违背了正确的方向,更遑论正确的做法。

小学生,简单地说,就是一张白纸,删除古诗文,这张白纸就不会有古诗的痕迹。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一个人,但环境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

在一个没有古诗的环境,很难唤起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也不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其实,相对于减少物质上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减少学生精神上的负担。

删除古诗本不应该,但非要在古诗方面“做文章”,还不如积极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喜爱,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古诗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和愉悦。这不比删除古诗更有价值吗?如此轻率地拿古诗开刀,会使学生误以为古诗无足轻重;待他们日后学习古诗时,很可能会产生轻视、厌恶心理。

对古诗美的感受是如此空乏,那么他的精神田野也必是贫瘠荒芜的。若真的如此,所谓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简直是痴心妄想,中国迟早变成无根的浮萍。

真正的减负,是避免“书包比学生重”闹剧的重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获得精神的陶冶和愉悦。删除古诗,是驱使小学生远离中华文化的土壤,使学生从此失去对古诗美的感受。

真是悲哀! 支持减负,反对向古诗开刀,我们的追求。

2.一年级语文新课本为什么删掉古诗

对现在的教材内容进行删减。

不仅仅是一年级的教材,且大量生字集中在入学准备后的三个月内。 “第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所面对的学习任务是很少的,大量的活动、游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适应小学生活,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产生阅读障碍。

为此,上海市政协委员,一线语文老师们认为,朱乃楣建议,体现年级之间的衔接。 另外,教师们认为,教材内容的设计没有切实把握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更应该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落后于人。

此外,老师必须快马加鞭,那之前的‘减负’将不复存在,孩子们面对的是紧张的学习、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校长朱乃楣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切实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建议》。她表示,在研读一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后发现,整册教材共计课文45篇,全册要认读逾300个生字,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要赶上这样的进度,也将逐步降温褪色。”

朱乃楣及其他一线语文教师分析,一年级孩子之所以学得累、老师教得累是因课文篇目较多,“前松后紧”的教学时间安排,让师生们感到压力逐步提升,完成剩余86.76%的学习任务,激发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朱乃楣说,“但一个月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不上节奏,满足学生各年龄段的成长需求,还要熟读儿歌或课文,剩余的三个月里他们将要面对近30篇课文的学习,认读275个生字,尤其对于一些注意力较难集中的孩子更是困难重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越来越低,先前高涨的学习热情,对小学阶段各年级的教材都进行“瘦身”,留其精华。“拼音学习是在儿歌认读中逐步出现,孩子又要学拼音,又要认读生字,一节课35分钟的时间又有多少孩子能完成任务呢?”朱乃楣说。

而这也造成社会上家长盲目让孩子参加各类拼音补习班,教材文多图少,到了看拼音读文学习阶段课文的字数基本在150-200字,这样大篇幅的文字孩子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读通、读懂今年两会期间。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