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留白的诗句

1.谁有 留白 的内容

夜漫漫,又是华灯集缀。

奇怪,这个城镇竟然感觉不到疲惫。

……也许这里的人是不会累的,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处角落。

在那个角落,总有一处空白可以让自己停留。那些空白就像是最初的时光,它干净的落不下尘埃。

人们在这个夜晚,用寂静在想念,用孤单在怀恋。

空白会渐渐占据一切,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消失了那么多那么多的周围。

也许这样就可以找到最初的最初——只要顺着这短暂的空白慢慢的沉睡到天明。

呐。岁月静好,阑珊处,凭谁回首。

2.什么是诗歌中的“留白”艺术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

运用留白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诗歌有着很强的艺术张力,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和审美空间。所以留白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由于布局和意境的需要.也常常受到诗人的运用。司空图在二十四品中这样表述含蓄的: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唐代:司空图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释义:

不用文字明确表达,就能显示生活的美妙。文辞虽未说到苦难的情状,读时却使人十分哀伤。事物存在着实在的情理,作品和它一起沉浮呼吸。含蓄,就像漉酒时酒汁渗漏不尽,又如同花开时遇到满天霜气。空中的沙尘游荡不定,海里的泡沫飘荡涌流。万物不断变化聚散,诗歌需要博采精收。

留白这一表现手段就是深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释义:不用文字明确表达,就能显示生活的美妙)”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运用留白的诗词比比皆是。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诗。

《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释义: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这首诗只有五行二十八个字,整首诗用大量的物象堆积而成。在诗中,作者没有明显写出悲凉的心境,而这些“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物象,却形象生动表达了一个断肠人的心情。

由于留白,这首诗能给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而达到了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扩展资料: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对比(对照)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3、正意反说(反语)

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

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6、借古讽今

7、直抒胸臆

8、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间接抒情)

9、托物言志

10、用典

11、比喻

12、拟人

13、双关

14、反复

15、夸张

16、互文

17、设问

18、烘托、渲染(有时用“侧面描写”)

19、抑扬法(先扬后抑、先抑后扬)

20、白描

21、留白

3.什么是诗歌中的“留白”艺术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

运用留白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诗歌有着很强的艺术张力,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和审美空间。所以留白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由于布局和意境的需要.也常常受到诗人的运用。

司空图在二十四品中这样表述含蓄的:《诗品二十四则·含蓄》唐代:司空图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释义:不用文字明确表达,就能显示生活的美妙。文辞虽未说到苦难的情状,读时却使人十分哀伤。

事物存在着实在的情理,作品和它一起沉浮呼吸。含蓄,就像漉酒时酒汁渗漏不尽,又如同花开时遇到满天霜气。

空中的沙尘游荡不定,海里的泡沫飘荡涌流。万物不断变化聚散,诗歌需要博采精收。

留白这一表现手段就是深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释义:不用文字明确表达,就能显示生活的美妙)”的含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运用留白的诗词比比皆是。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诗。《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这首诗只有五行二十八个字,整首诗用大量的物象堆积而成。在诗中,作者没有明显写出悲凉的心境,而这些“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物象,却形象生动表达了一个断肠人的心情。

由于留白,这首诗能给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而达到了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扩展资料: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1、对比(对照)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3、正意反说(反语)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6、借古讽今7、直抒胸臆8、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间接抒情)9、托物言志10、用典11、比喻12、拟人13、双关14、反复15、夸张16、互文17、设问18、烘托、渲染(有时用“侧面描写”)19、抑扬法(先扬后抑、先抑后扬)20、白描21、留白。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