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对爱情很失望的诗句有哪些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唐·柳永《雨霖铃》 释义: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相见欢》唐·李煜 释义: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五代·李煜《相见欢》 释义: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唐·李白《秋风词》 释义: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5、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唐·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释义:自别后我魂销肠断,如今只能在梦里与你相见。我的相思之情,除了天边的月亮,又有谁知道呢? 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释义: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长恨歌》 释义: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8、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宋·晏殊《鹊踏枝》 释义: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2.形容无望的古诗词1.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3.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宋 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4. 《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宋 辛弃疾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万象亭中殢酒。九江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 5. 《王昭君》唐 李商隐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3.求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自《锦瑟》李商隐。解释: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 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2、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出自清代诗人魏子安的《花月痕·第十五回诗》解释:有情人未必成眷属,常遗恨人间。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与唐琬等,后人读来,不免扼腕长叹! 好梦由来最易醒——是说好景不长在,不要迷恋虚幻、短暂的幸福,警示后人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白居易《长恨歌》解释:不管天长地久,总有结束的时候,而爱情带来的遗憾无法消除。 《长恨歌》讲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爱情故事。 4.描述爱情无奈的诗句钗头凤 红酥手】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 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原配妻子唐婉,因婆媳不和,被迫离婚改嫁。嫁后,有一次和陆游在沈园偶然相遇,陆游赋词一首《钗头凤·红酥手》,(唐婉同时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沈园》这首诗是宋宁宗庆元五年春,作者在山阴时重经旧地时,感伤往事之作。(沈园故址在今绍兴禹迹寺南) 5.形容无望的古诗词《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宋 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 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宋 辛弃疾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 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 万象亭中殢酒。九江阁上扶头。 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 《王昭君》唐 李商隐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6.有没有形容对爱情,对男人已经失望的诗代悲白头翁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裁:【乐府】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关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知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注释】: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 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 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 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 “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 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 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 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 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