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母女情深的诗句1、《岁暮到家》 清代:蒋士 原文: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 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2、《游子吟》 唐代: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3、《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唐代:王昌龄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释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4、《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原文: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释文: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 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5、《思母》 元代:与恭 原文: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释文: 霜殒芦花:寒霜把芦花摧残。芦花:后世专以芦花代指母爱。无复:不再。倚柴扉:指母亲倚门望儿。 黄梅雨:梅子熟时之雨,时当农历四、五月。黄梅谓梅子,熟时呈黄色,故称。典:典当,抵押。籴:买入粮食谷物。 2.描写母女情深的诗句有哪些《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扩展资料:萱草又名谖草,古人认为萱草嫩苗为蔬,食之令人昏然欲睡,可以使人忘忧。相传隋末时,唐太宗李世民与父亲李渊南北征战,他的母亲因思念儿子而病倒。 大夫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给李世民的母亲服用,并在北堂种植萱草,以解其忧思。后来,游子远行时,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记烦忧。 古时候,母亲居屋门前往往种有萱草,所以,人们雅称母亲所居为萱堂,于是萱堂也代称母亲。该诗为《墨萱图》而题,诗作借助图画中的萱草来表达游子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愧疚之情。 前四句写北堂之下一排萱草花,在夏风(南风)的吹拂下,色彩鲜艳,芳香尽吐,令人身心愉悦,可是,游子离家后的孤单母亲,此时已无心思欣赏这盛开的花朵,她的心早已飞向漂泊在外的游子身上。摇摆的萱草花呀,你在为谁倾吐着芬芳!这四句诗意与孟郊的“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母亲抬眼就能看到堂前的萱草,但此时母亲的心思全在游子的身上,面对鲜艳的萱草母亲自然视而不见。 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忘忧草啊忘忧草,你如何能让慈祥的母亲忘却为游子的担忧?接下来四句写慈祥的母亲倚着门扉期盼着孩子一路平安,期盼着儿子早日归来,可是每每想到母亲依门而望的情境,远行的游子心中就有无尽的悲苦。对双亲的奉养愿望一天天地远去,游子的音讯一天天地渺茫,家中的母亲只能苦挨时日。 游子离家时,那不经意回头而见的“慈母倚门”的情境,就这样定格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成为一种温馨而痛苦的煎熬,每每在孤独寂寞时,就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悠悠浮起。“举头望云林”语用典故,据《大唐新语》载:“(阎本立)特荐(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 ’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举头望云林”意为眺望双亲居处——抬头望见白云,就不由得想到白云之下的故乡,以及故乡中的双亲。 “愧听慧鸟语”写慧鸟的鸣叫勾起了游子疏于奉养的愧疚。慧鸟,疑为“慈乌”,白居易《慈乌夜啼》云“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说的是: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得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仿佛为自己没有尽到反哺的义务而哀伤不已。作者借物抒怀,感慨自己连一个慈乌鸟都不如呀,从而哀痛自己不能尽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萱图。 3.表达“母女情深”的诗有哪些《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扩展资料: 萱草又名谖草,古人认为萱草嫩苗为蔬,食之令人昏然欲睡,可以使人忘忧。相传隋末时,唐太宗李世民与父亲李渊南北征战,他的母亲因思念儿子而病倒。大夫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给李世民的母亲服用,并在北堂种植萱草,以解其忧思。 后来,游子远行时,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记烦忧。古时候,母亲居屋门前往往种有萱草,所以,人们雅称母亲所居为萱堂,于是萱堂也代称母亲。该诗为《墨萱图》而题,诗作借助图画中的萱草来表达游子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愧疚之情。 前四句写北堂之下一排萱草花,在夏风(南风)的吹拂下,色彩鲜艳,芳香尽吐,令人身心愉悦,可是,游子离家后的孤单母亲,此时已无心思欣赏这盛开的花朵,她的心早已飞向漂泊在外的游子身上。摇摆的萱草花呀,你在为谁倾吐着芬芳! 这四句诗意与孟郊的“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母亲抬眼就能看到堂前的萱草,但此时母亲的心思全在游子的身上,面对鲜艳的萱草母亲自然视而不见。 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忘忧草啊忘忧草,你如何能让慈祥的母亲忘却为游子的担忧?接下来四句写慈祥的母亲倚着门扉期盼着孩子一路平安,期盼着儿子早日归来,可是每每想到母亲依门而望的情境,远行的游子心中就有无尽的悲苦。 对双亲的奉养愿望一天天地远去,游子的音讯一天天地渺茫,家中的母亲只能苦挨时日。游子离家时,那不经意回头而见的“慈母倚门”的情境,就这样定格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成为一种温馨而痛苦的煎熬,每每在孤独寂寞时,就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悠悠浮起。 “举头望云林”语用典故,据《大唐新语》载:“(阎本立)特荐(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举头望云林”意为眺望双亲居处——抬头望见白云,就不由得想到白云之下的故乡,以及故乡中的双亲。“愧听慧鸟语”写慧鸟的鸣叫勾起了游子疏于奉养的愧疚。慧鸟,疑为“慈乌”,白居易《慈乌夜啼》云“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说的是: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得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仿佛为自己没有尽到反哺的义务而哀伤不已。作者借物抒怀,感慨自己连一个慈乌鸟都不如呀,从而哀痛自己不能尽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萱图 4.描写“母女情深”的句子有哪些父母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2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父爱母爱是你身上的两重衣,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 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包围着你的心。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在每个匆忙的身影背后,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母亲熟悉的话语渐渐淡忘,在你身心疲惫的时候,驻足下来,读一读书中的温情故事,你会有感动的心跳。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母的爱也是幸福的。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父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父母的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父母亲就是上帝。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5.形容母女情深用什么词骨肉情深十月怀胎含辛茹苦情深似海母女情深母爱如山养育之恩没齿难忘母慈子孝母女情深其乐融融二十四孝中有关母子情深的词及其古事:啮指心痛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亲尝汤药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拾葚供亲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慌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为母埋儿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涌泉跃鲤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怀桔遗亲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行佣供母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闻雷泣墓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惧.”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亲涤溺器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弃官寻母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6.形容“母女情深”的词语是什么1、骨肉情深(gǔ ròu qíng shēn ) 骨肉:比喻至亲。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 2、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形容经受过艰辛困苦。也作“ 茹苦含辛”。比喻忍受千辛万苦。 3、情深似海 (qíng shēn sì hǎi )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的深度一样。这里主要强调感情的深度和厚度, 4、骨肉相连(gǔ ròu xiàng lián )意思是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5、母爱如山(mǔ ài rú shān )意思是母亲的爱像山一样高大,形容母爱非常深厚。 6、十月怀胎(shí yuè huái tāi )十月怀胎形容母亲在子宫孕育子女的时间长。 7、母慈子孝(mǔ cí zǐ xiào ) 是指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 8、舐犊情深(shì dú qíng shēn )比喻人之爱子,也比喻对子女的感情很深 9、没齿难忘(mò chǐ nán wàng) 意思是一辈子也忘不了。一般用于形容对别人的恩情或关怀终生不能忘记。 10、养育之恩(yǎng yù zhī ēn )父母对子女养育的恩情。 造句: 1、野兽也有舔犊之情,万圭不顾夫妻情份对戚芳下手,竟也不念骨肉情深,对女儿下手。 2、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含辛茹苦地供五个孩子读完了大学。 3、妈妈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成人。 4、今天我们情深似海都源于昨天我们的萍水相逢。 5、有人说,母爱如山,母爱如海。而我却说,父爱是大海,我们做子女的只是一艘轮船,永远驶不出港湾;父爱是天空,我们只是一只小鸟,永远飞不出那辽阔的天空。 6、父爱如水,母爱如山,我们家不一样的父爱母爱,也为我和弟弟撑起了一方晴空,铺成了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那条路上满满的都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