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扬州古诗词二十四

1.含有“二十四”的诗词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姜夔

这句的典故就是出自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借昔日之繁华叹今日之萧索。

二十四、经行处,旧月今桥。《风流子》方岳

这句典故也是出自《寄扬州韩绰判官》,月依旧,但世事变迁。

二十四友一朝尽,爱妾坠楼何足言。《金谷园》许浑

这首诗讲的是西晋文学家石崇的事,金谷园是石崇在河南金谷涧的别馆,他和当时的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爱妾”则是他最宠爱的小妾绿珠,当时赵王司马伦的走狗孙秀仗势向他讨要绿珠,石崇不允,孙秀便向司马伦进谗言诛杀他,绿珠为报答石崇便从楼上跳下自尽。这首诗也就是作者在今日残败的金谷园内感叹世态炎凉吧。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过扬州》韦庄

这句典故依然出自《寄扬州韩绰判官》,也是怀古感今的意思

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侧犯 咏芍药》姜夔

这是一首吟咏芍药风情,描写扬州景物的咏物词。“红桥二十四”,指扬州的风流名胜二十四桥 ,桥边芍药弥望。“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至北宋已仅存七桥(沈括《梦溪笔谈》卷三注),此言其多而已。

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四中书考不难。《沁园春》陈人杰

吏部每年对官员考核,任满一周年为一考。中书即中书令,是唐代中书省是最高长官,为宰相。唐中叶时郭子仪,累官至太尉 、中书令,封汾阳王,号“尚父”,权倾天下,其中为中书令之时间最长,得二十四考。这些不仅为世俗的目光所仰慕,即使在正统史家看来也是难能可贵,可是作者用“水到渠成,风来帆速”两个浅而生动的比喻,说明们的累至高官,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是时会所致而已。名垂千古的忠臣良将不过如此,其他平庸之辈便更不在话下了 。

玉人今夜教何处,二十四桥空月明。《听王子定吹箫》李新

似欲留佳客,曲折二十四。《玉梁道中杂咏》罗与之

意思是感叹玉梁道的道路曲折迂回,这里的“二十四”是代表数量多。

娟娟二十四桥月,月下吹箫聊尔耳。《记梦答刘全羔》秦观

红桥二十四,明月照笙歌。《扬州》宋无

一行二十四楼船,相随过闸如鱼贯。《过奔牛闸》杨万里

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赤壁》岳珂

能出二十四人前,更超三百五篇上。《赠豫章来子仪言诗》曾丰

此图画龙二十四,状貌诡谲各不同。《题群龙图》刘基

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苦篁调啸引》李贺

轩辕,就是黄帝。伶伦,《史记》载,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于蟹谷,制十二管 ,听鳯鸣以刻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

2.扬州二十四历史景观

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其自然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有国家级的风景区,有“国”字号的园林,有帝王的陵苑,有“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街道和小巷,有富可敌国的盐商们的私家花园……而其中被搬上国家邮票的惟有“二十四桥”,足见其名气和魅力。

说到二十 四桥,不得不提及唐代诗人杜牧,不得不提及他那首脍炙人口、名扬千古的诗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说到二十四桥,就无法回避一个千古之谜:它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这个古老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未能解得开。 二十四桥得名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这首名诗。

关于“二十四桥”的得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扬州出西门向北行3-5里处,有一石桥和一木桥,两相近桥头的距离约24步,村里的长者都认为这儿就是“二十四桥”。在他们幼小的时候,都有被长辈牵着小手“数数过桥”的经历:跨过一座桥,从一个桥头走向另一个桥头,“一步、二步……”一般都是二十四步。

照这种说法,“二十四桥”是两座桥的统称。遗憾的是,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小桥,随着城市的发展已变得面目全非。

二十四桥猜测 其实从宋代起,“二十四桥”便成了一宗众说纷纭而无定论的疑案:有人说是一座桥,有人认为是指二十四座桥。历代的辞典、诗词注解也都兼收两派之说,而不敢轻易取舍。

南宋词人姜白石在一个初冬来到扬州,写下了《扬州慢》这一千古绝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词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二十四桥”似乎是指一座桥。

有人认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从来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扬州桥梁的总称。最早对此作出解释的是宋朝大科学家沈括,他认为“扬州唐时最为富盛。

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五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并在卷中从城区的汶河茶园桥起,到东面的山光桥止一一列出了桥名,但算来算去仅有21座桥的名称。

也有人认为杜牧诗中的“何处”二字,清楚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二十四桥绝不是一座桥。 二十四桥争论 二十四桥的姿那么美?二十四桥的月那么妙?历史上有没有二十四桥?二十四桥究竟指的是什么?古往今来,多少风雅人士试图探个究竟,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种种: 1、“二十四桥”就是一座桥,只因传说隋炀帝时,有24个美人月夜在桥上吹箫,故名“二十四美人桥”,简称“二十四桥”或“廿四桥”。到了清代,人们逐渐倾向于那原是一座桥的名称。

清代扬州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跨西门街东西两岸”。 近来,扬州的一位青年作家,从语言上、地理位置上对“二十四桥”作了大量的论证:扬州“二十四桥”为“阿师桥”的谐音,并考证沈括记载的阿师桥,为今城北的螺丝湾桥。

根据《汉语音韵学导论》一书拟唐音“二”、“十”、“四”、“桥”分别与“阿师桥”音同。若从扬州方言观之,“二十四桥”与“阿师桥”之古音也相近。

因“阿”古音为a(见王力的《汉语语音学》),“二”古代的北方方言也为a。 2、“二十四桥”就是遍布扬州地区的24座桥梁。

沈括对二十四桥循名责实一一以求,但只凑成21座。南宋的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则记载:“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3、“二十四桥”是古代扬州桥梁的编号。在古诗中以序号称桥的不乏其例,就唐代扬州而言,对桥的编码也是有案可稽的。

唐朝施肩吾《戏赠李主簿》诗有“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之句。唐人张齐《寄扬州故人》诗中有“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4、“二十四桥”在诗文中是虚指而非实指,故“二十四桥”既非24座亦不是一座,不过是泛指扬州小桥多罢了。杜牧常常喜欢用数字入诗。

如《江南春》绝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赠别》一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谴怀》的诗句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等。由此可见,杜牧喜欢用数字,又特别喜欢用约数。

因为它为约数,即不是实数,更不是专名。 当然,也有人指出“二十四桥”借指扬州,泛指扬州的繁华或是专指扬州美人,这些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二十四桥”的最终解释权,恐怕还得归杜牧。

3.四上扬州古诗词十首

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任广陵)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三首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炀帝凿汴渠成,自造《水调》。]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投。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柂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以上6首为杜牧作)

广陵秋夜对月即事

陈羽

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相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

枫叶初丹,苹花渐老,蘅皋谁系扁舟。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一尊潋滟西风里,共醉倒、同销万古愁。况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常爱短李家声,金闺彦士,才高沈谢何刘。片帆初卷,歌吹是扬州。此心自难拘形役,恨未能、相从烂熳游。酒醒时,路遥人远,为我频上高楼。

湖上兰舟暮发。扬州梦断灯明灭。想见琼花开似雪。帽檐香,玉纤纤,曾为折。渔管吹还咽。问何意、煎人愁绝。江北江南新念别。掩芳尊,与谁同,今夜月。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写的是扬州)

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白居易《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4.写扬州的古诗

1: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 杜牧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3: 唐·徐凝《忆扬州》

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4: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 南朝宋人殷芸《小说》

有客相从,各言所志: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337376331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裕华说明:这个“上”字现在多用“下”字)

:6: 另外裕华自己一向认为:自古江南多才俊,唯有扬州出怪杰。

7:夜看扬州市

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扬州春词三首

姚合

(一)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二)

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

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

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

(三)

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

市廛持烛入,邻里漾船过。

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5.关于写扬州的古诗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解闷十二首杜甫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广陵秋月对月即事陈羽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不觉隋家陵树秋。广陵诗权德舆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

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飘摇翠竹薄,掩映红襦明。

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表。

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

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夜看扬州市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忆扬州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宿扬州李绅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扬州春词三首姚合(一)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二)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

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

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三)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

市廛持烛入,邻里漾船过。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扬州三首杜牧(一)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二)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三)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闵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遣怀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过扬州韦庄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广陵寒食夜李中广陵寒食夜,豪贵足佳期。紫陌人归后,红楼月上时。

绮罗春未歇,丝竹韵犹迟。明日踏青兴,输他轻薄儿。

扬 州陈秀民琼花观里花无比,明月楼头月有光。华省不时开饮宴,有司排日送官羊。

银床露冷侵歌扇,罗荐风轻袭舞裳。遮莫淮南供给重,逢人犹说好维扬。

维扬怀古曾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扬州陈子龙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青山半映瓜洲树,芳草斜连扬子桥。

隋苑楼台迷晓雾,吴宫花月送春潮。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

广陵怀古洪孤坟何处问雷塘?犹忆东巡乐未央。廿四桥头人影乱,三千殿脚棹歌长。

流萤不见飞隋苑,杜宇依然叫蜀冈。全盛江都同一梦,杨花如雪晚茫茫。

维扬竹枝词黄慎(一)箫声吹彻月 ,羡杀歌儿爱比红。水阁无人冰簟冷,鸳鸯深入藕花风。

(二)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

(三)院院笙歌送晚春,落红如锦草如茵。画船飞过衣香远,多少风光属酒人。

(四)画檐春暖唤晴鸠,晓起棠梨宿雨收。闲倚镜奁临水面,拟将时样学苏州。

扬州(四首选二)郑燮(一)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二)廿四桥边草径荒,新开小港透雷塘。画楼隐隐烟霞远,铁板铮铮树木凉。

文字岂能传太守,风流原不碍隋皇。量今酌古情何限,愿借东风作小狂。

炀帝陵罗隐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雷塘程梦星地北割据多历年,隋文混一九有全。躬行节俭日康阜,生儿独恨不象贤。

初年平陈责后主,荒亡晚节同流连。江都何好同梦寐,征辽自说原偶然。

三千宫娃尽粉黛,牙樯锦缆沿堤牵。迷楼酣宴方未了,雷陂宿草空芊芊。

隋家得国本智巧,天意不欲祚久延。狂魂荡魄出昏乱,英主乃起唐李渊。

春风杨柳吹线线,秋宵萤火来翩翩。一 玉匣且泯灭,白头老圃开花田。

茱萸湾钱允治茱萸湾头雨乍晴,广陵城北田方耕。小艇出港白衣湿,高楼开窗玉腕横。

细草漠漠天际远,一水漾漾船边清。客来空举旧时话,岸上垂杨蝉忽鸣。

幸天宁寺爱新觉罗.玄烨空 为洗竹,风过惜残梅。鸟语当阶树,云行早动雷。

晨钟接豹尾,僧舍踏芳埃。更觉清心赏,尘襟笑口开。

前题十里清溪曲,丛篁入望深。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侵。

俗有鱼为业,园饶笋作林。民风爱淳朴,不厌一登临。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谈迁斜阳古道接轮蹄,明月扶疏属柳西。

桥上行人桥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和刘原父平山堂见寄欧阳修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

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万井。

6.扬州古诗词十首有哪些

1、唐·杜牧《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唐 徐凝《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3、唐李益《杨州万里送客》

青枫江畔白苹洲,楚客伤离不待秋。君见隋朝更何事,柳杨南渡水悠悠。

4、唐 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5、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6、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唐 张祜《纵游淮南》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8、唐 李白《酬崔待御》

严陵不从万乘游, 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无非太白醉扬州。

9、唐 杜甫《解闷》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10、唐包和《同诸公寻李芳直不遇》

闻说到扬州,吹萧忆故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7.谁有关于扬州的诗句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遣怀

【内容】: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题扬州禅智寺

【内容】: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赠别二首

【内容】: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扬州慢

【内容】: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